“我國跨境數據流動監管面臨的全球數據治理規則角力加劇,部分行業數據監管缺位、跨境數據安全防護困難、數據監管與執法權力相對分散等問題依舊存在,所以今年,我還在并且會持續關注‘跨境數據流動監管’問題,結合我們的研究,提出相關建議。”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說。
陳曉紅是一名管理科學及數據智能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這一屆政協委員的履職經歷,多數和她的專業息息相關。她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自己履職印象最深的三個關鍵詞,就是“數字經濟”“雙碳目標”和“計算智能”,她在這些領域的相關建言,都已被采納。
過去幾年間,陳曉紅帶領團隊在數字經濟理論構建、技術攻關、平臺搭建和政策建議上,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去年兩會期間,陳曉紅提交了《關于高標準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提升數字經濟全球話語權》的提案,相關建議內容被列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她關于構建數字貨幣風險監控體系、加強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等建議,也被相關部委采納。
在雙碳目標領域,陳曉紅牽頭負責中部地區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的建設,該中心主要是瞄準“雙碳”目標開展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源環境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她多次帶領團隊深入礦山、企業調研,提出了數字技術助推能源行業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路徑,形成了“雙碳目標下能源和礦產資源安全”等系列高質量政策建議,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在計算智能領域,通過她的積極建設推動,“長沙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室”創新平臺正逐步彰顯效能,湖南湘江(計算智能)實驗室也已納入湖南省重點建設工程……
今年,為助力中國打造全球數據要素匯聚高地,陳曉紅進一步提出加強我國跨境數據流動監管的建議,期盼以制度創新增強跨境數據流動監管。
“我是一名政協委員,也是數字經濟領域的科研人員,立足現實需求,堅持問題導向,腳踏實地的研究,努力形成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成果,為數字經濟下我們國家智慧社會治理、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是時刻放在我心里的事情。”陳曉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