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首次自主實施對豬腹腔鏡手術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1-27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在26日的《科學·機器人學》上發表論文稱,其設計的智能組織自主機器人STAR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對豬的軟組織進行了腹腔鏡手術,這是向機器人最終在人體上實施全自動手術邁出的重要一步。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資深作者艾克賽爾·克雷格說,研究結果表明,STAR可自主執行手術中最復雜且最精細的任務之一:重新連接腸道的兩端。STAR在4只動物身上做了手術,結果明顯優于做同類手術的人。

      該機器人擅長腸道吻合術,這是一種需要高水平重復運動和精確度的手術。連接腸道的兩端可說是胃腸手術中最具挑戰性的步驟,需要外科醫生以高精度和一致性進行縫合。即使是最輕微的手部顫抖或縫線錯位,也可能導致泄漏,而這可能會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并發癥。

      研究人員表示,STAR其實是一種專門用于縫合軟組織的視覺引導系統,團隊為STAR配備了增強自主性和提高手術精度的新功能,包括專門的縫合工具和最先進的成像系統,以提供更準確的手術區域可視化。

      克雷格說,軟組織手術對機器人來說尤其困難,因為它的不可預測性迫使機器人要快速適應以應對意外的障礙。STAR有一個新穎的控制系統,可像人類外科醫生一樣實時調整手術計劃。STAR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第一個以最少的人工干預來規劃、調整和執行軟組織手術計劃的機器人系統。

      研究人員開發了基于結構光的三維內窺鏡和基于機器學習的跟蹤算法來指導STAR。他們表示,隨著醫學領域涌現出更多的腹腔鏡手術方法,擁有一個為此類手術設計的自主機器人系統來提供幫助將非常重要。

      總編輯圈點

      讓人類醫生遠離手術臺甚至不再指導、操縱設備,而由機器人獨立自主完成一臺手術,病人或者家屬們敢嘗試嗎?事實上,機器人醫生的視野、精準度、穩定性都要優于人類。而且據預測,在未來,醫院的“手術執行官”或將大部分被機器人代替,以求將手術中的風險降到更低。而人類醫生們則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分析病情,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