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 家:將算法推薦關進法治的籠子里 持續推進完善我國算法治理體系
    來源: 中國網信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1-05

    在數字經濟時代,算法是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算法推薦技術被廣泛應用于信息分發和媒體傳播領域,帶來“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困在系統里”等社會隱憂,規范算法推薦活動迫在眉睫。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媒體融合發展時強調,用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當其時,為規范算法推薦服務提出了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的合規要求,織密了我國算法治理的法治之網,是構建我國算法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

    一、《規定》的重要內容和亮點

    (一)明確了算法治理的對象。《規定》對應用算法推薦技術進行了界定,即指應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規定》針對算法調度場景、商品定價場景、個性化推薦場景等以負面清單的方式對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提出了具體的合規要求,回應了“騎手困在系統里”、“大數據殺熟”、“網絡沉迷”、“未成年人保護”等社會熱點問題。

    (二)確立了算法治理的基本原則。在算法治理中堅持“硬法”和“軟法”相結合是國際通行做法,一方面防范重大風險發生,另一方面激發市場主體主動合規的積極性。《規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既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和倫理,遵守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也應當遵循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科學合理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三)重視自我合規,鼓勵行業自律。《規定》鼓勵相關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自律制度和行業準則,組織制定行業標準。通過行業自律和制定行業標準的方式可以將各個參與主體納入其中,利于形成多元主體共治的格局,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

    (四)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導向,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國際社會主張人工智能的“倫理設計”,即在人工智能設計研發階段就導入倫理規則,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我國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倫理道德標準。《規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優化算法推薦服務機制,積極傳播正能量,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特別是在算法設計過程中,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定期審核、評估、驗證算法機制機理、模型、數據和應用結果等,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或者過度消費等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倫理道德的算法模型。

    (五)突出體現以人為本,重視對特殊群體的權益保護。《規定》對用戶權益保護進行了專章規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用戶告知算法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和主要運行機制等,以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同時,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充分保障用戶選擇關閉和獲得算法解釋的權利。《規定》還重點強調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勞動者履行特殊的保障義務,以確保各類社會主體均獲得法律保護。

    二、《規定》明確了算法治理的主要制度工具

    (一)以提高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釋性為基本要求,增強算法可信。算法具有“黑箱”特征,自動化決策需要人工干預,避免因算法錯誤而導致決策錯誤。同時,為了增強人們對算法的信任度,應以相對簡單、可理解的方式解釋算法規則。為此,《規定》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該采取內容去重、打散干預等策略,優化檢索、排序、選擇、推送、展示等規則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而且應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其提供算法推薦服務的情況,并以適當方式公示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運行機制等。

    (二)確立分級分類安全管理制度,實現精準治理。《規定》指出應根據算法推薦服務的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內容類別、用戶規模、算法推薦技術處理的數據重要程度、對用戶行為的干預程度等對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三)提出算法備案制度和安全評估制度,提高治理敏捷性。算法備案制度可以讓監管機構及時了解算法推薦服務的內容,同時提高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規定》要求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履行備案手續,備案的內容包括服務提供者的名稱、服務形式、應用領域、算法類型、算法自評估報告、擬公示內容等信息。

    三、未來推進算法治理的幾點思考

    (一)加快具體制度的落地實施,出臺算法備案和算法安全評估實施細則。備案制度和安全評估制度是實現敏捷治理目標的很好的制度設計,但具體程序、具體要求和實施機制需要明確,相關義務主體的標準也需要進一步細化。

    (二)推動建立機制健全、體系完善、規則明晰的算法治理體系。此次《規定》是對算法推薦應用這一場景的治理嘗試,也是算法治理的中國方案。考慮到算法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場景,未來應該為算法治理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規則體系,從而切實有效規范各種應用場景下的算法。

    (三)完善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的治理格局。算法治理是一項專業、復雜的長期工程,面臨挑戰和困境。算法治理應該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讓各個主體參與其中,形成治理合力。

    總之,《規定》的頒布意味著我國算法治理工作進入新階段。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該認真學習和理解《規定》,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廣大用戶也應該積極提高算法素養,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作者:梁正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副院長)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