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24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信息化觀察網、中國信息協會傳媒中心、國潤互聯信息技術研究院共同承辦的“2021第三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本屆大會主題是“激發數據潛能 共襄安全治理”。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吳鈺、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郭啟全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嚴宏偉、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等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及行業專家出席并做主題演講。大會由中國信息協會新聞發言人、傳媒中心主任張鳳英主持。
大會特別邀請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中央統戰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應急管理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能源局、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國務院各部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等地方政府部門信息中心負責人和相關處室負責人,以及電子政務安全企業代表和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會員單位代表。會議當天現場參會人數達500余人。
何翠芹會長出席9月23日閉門會并在晚宴致歡迎辭。何會長首先代表中國信息協會向各位參會領導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并向給予大會支持的各方單位表示感謝。何會長在致辭表示,在大數據時代,基于大數據的應用,給日常生活、經濟發展、城市治理等帶來了極大的便捷。同時,用戶隱私也面臨著可能無處不在的“算計”,如何享受數據價值帶來的利好并保護隱私,正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護航數據安全需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多元規制。中國信息協會將勇擔使命,積極引導會員企業建立行業自律規范,不斷優化數據的行業安全標準體系,鼓勵會員企業不斷加強對數據安全關鍵領域基礎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積極開展行業數據安全治理水平評估,為數據安全治理營造良好環境。
大會現場
吳鈺副會長出席大會并致開幕辭。吳鈺副會長表示,“十四五”是我國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電子政務的核心內容就是要通過數字政府的構建,來提升國家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邁出更堅實的一步。切實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真正釋放出政府數字化轉型中的在巨大價值和潛力。吳鈺副會長就如何保障新時期的電子政務安全,提出五點意見:一是要貫徹、落實國家有關信息安全的相關法規,營造良好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環境。二是要持續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強化安全技術支撐。安全管理機制。三是加快適應和完成網絡安全與數字安全不同特征的“時代”轉換。從網絡安全2.0時代,邁入數字安全3.0時代,政府與機構單位需要做的是面向精準、急速、動態的監測預警,態勢感知研判與聯防聯控。四是要繼續完善電子政務信任體系,促進信任域的擴大、連通,推動政務基礎數據互聯互通。五是要進一步落實等保制度,關注等保市場的新變化,抓住市場的新機會。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郭啟全出席大會并發表致辭。郭局在致辭中強調,各部門、各單位應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推動政務安全邁上新的臺階。郭局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個人的觀點和想法:第一,各地政府部門要重新審視當前網絡安全國際國內形勢和大局,清晰規劃政務安全工作的出發點,明確安全防護目標與重點。第二,要正確理解三部法律的關系,以等級保護制度為基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是重點,在開展工作中有機結合起來,要密切結合來落實。第三,當前我國比較突出的安全問題是數據安全和供應鏈安全。在數據安全方面,要做到數據應根據業務來分類分級、采集治理共享、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不出門,可用不可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了題為《按國家法律、戰略、制度構建 數字社會電子政務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主題報告。沈院士結合國內國際形勢,從國家戰略和法律法規要求出發,提出用科學網絡安全觀構建網絡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沈院士強調,安全防護架構的部署和實施要符合我國法律、戰略和制度要求推廣安全可信的網絡產品和服務的規定。一定要科學嚴謹分析研究,堅持自主創新,不能盲目跟班,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密碼法、等級保護制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制度的要求,全程治理,確保體系結構、資源配置、操作行為、數據存儲、策略管理可信等,保證我國電子政務數字化轉型健康發展,為建設網絡強國做出貢獻。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嚴宏偉作了題為《密碼技術保障數字政府網絡安全的著力點》的主題演講。嚴主任為大家總結了如何利用密碼技術切實保障政務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路徑和經驗。從密碼技術構建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完整性校驗的安全屏障,基于密碼技術構建政務數據安全區域的“隔離屏障”,同態加密等技術為政務數據共享構建“數據防泄漏”安全屏障,數字證書構建數字政府的線上身份認證和政府電子公文權威,基于密評規則構建數字政府密碼應用的“合規保障”五個方面詳解了密碼技術在電子政務上的應用和實踐。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作了題為《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共筑國家網絡安全屏障》的主題演講。俞克群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意義出發,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的網絡安全危險、風險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面臨的挑戰。俞主任提出,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要做到強基、充能、保底、護鏈:“強基”是強化基礎、穩步推動;“充能”是充實能力、應對風險;“保底”是底線思維、保護核心;“護鏈”是鏈條思維、厘清對象。俞克群以“護鏈”為例進行解釋,要以點和面思維考慮問題,整體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
華為安全產品領域副總裁王任棟、騰訊數據安全產線負責人崔卓、億聯網絡大中華區技術總監耿程林、邁科龍集團邁安信科技秦燦輝、視聯動力信息技術副總裁王艷輝、北京沖量在線科技解決方案總經理黃淼分享了數據安全治理、通訊會議安全、端到端管控系統、隱私計算和數據流通、內生安全網絡傳輸體系等話題,展現多種安全解決方案。(圖示順序與嘉賓演講順序相同)
全知科技CEO方興、安華金和數據安全方案專家孟昊龍、華控清交董事長兼CEO張旭東、薔薇靈動產品總監熊瑛、江西金格科技政務服務解決方案總監董宏偉、梆梆安全解決方案部總監張晉探討了5G網絡設施等保新標準安全架構、數據共享安全、信創創新應用及防護框架、政務工作高效協同等話題,結合實踐案例,展示政府信息系統應用可行性解決方案,助力政府數字化轉型。(圖示順序與嘉賓演講順序相同)
中國信息協會新聞發言人、傳媒中心主任張鳳英
9月23日第三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閉門會會場圖
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會長傅伯巖
特設的閉門會議于9月23日下午舉行,閉門會議由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會長傅伯巖主持,與會代表圍繞“數智化時代的數據安全與治理”議題展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中央統戰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宮小熊、中央編辦機構編制數據中心副主任陶然等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華為、騰訊等行業重點企業代表等100余人參加了會議。現場嘉賓就政務安全的難點、痛點展開討論,提建議、謀發展,就如何護航數字政務健康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第三屆電子政務安全大會主會場
“數字經濟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當信息化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政務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生產秩序與生活福祉。參會嘉賓從不同的領域出發,全面分析了我國數據安全產業基礎、防護關鍵技術、法律法規體系現狀,多層次、多角度梳理了政策當中邏輯關系與實施重點,指明了政務服務領域網絡安全亟須解決的問題,為加快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提供對策和建議。
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今年已經是第三屆,為積極應對網絡安全挑戰,增強各級單位政務數據抵御風險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下一步,中國信息協會將繼續借助“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這個平臺,與眾多行業專家通過深入交流、深度對話、深刻思考,科普政務安全知識、傳遞安全價值觀、提升安全技術能力、推廣安全生態理念,進一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戰略指示,合力聚勢、齊心協力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安全體系升級演進,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