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廷杰:未來十年是數字化轉型十年
    來源: 通信產業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12-29

            12月29日,主題為“面向數字經濟:能力再造與商業創新”的2021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六屆通信技術年會線上舉行,資深專家、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術院長呂廷杰在大會主旨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十年,將是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十年,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因為趨勢大于優勢。

    呂廷杰指出,從中國制造2025到新基建再到十四五規劃,宏觀政策主基調從“供給側改革”轉向“雙循環”。早在2013年—2014年期間,國家就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走向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戰略。如果中國走向高端制造業,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國家,既有低附加價值的工業商品的制造能力,比如服裝、鞋帽、兒童玩具、家具,又有高端制造業,我們將實現內循環。就可以擺脫西方國家在高端制造業對我們的控制,受制于人的狀況被改變。

    為了推進走向高端制造業,國家先后發布了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這七個領域也是發力科技端的,因為高端制造業需要科技創新來推動它的發展。而走向高端制造業的核心是科技的創新,換賽道才能彎道超車,信息化就是新賽道。”呂廷杰表示。

    據呂廷杰介紹,人類的信息經濟始自于1960s大型計算機的出現,到1970s小型機、1980s PC機、1990s桌面互聯網,再到2000s移動互聯網、2010s云計算與大數據、2020s智慧地球(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5G的融合)。在這個過程中,1980年,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類已經經歷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兩次浪潮后,正在進入信息文明的時代。阿爾文·托夫勒預言,未來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它擁抱網絡和計算機的水平,即信息化的水平。

    呂廷杰認為,數字經濟是信息經濟的高級發展階段,又叫后信息化階段。數字經濟具有工具的智能化、要素的數據化兩個核心觀點。

    什么是數字經濟?《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中解釋到,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呂廷杰坦言,5G的到來推動了互聯網從消費互聯走向產業互聯、走向實體經濟的應用。通信產業作為連接提供商是所有數字經濟的基礎,從“新動能”到“新業態”,還要繼續堅持做下去,為國家數字化轉型賦能。

    呂廷杰認為,數字化推動企業新業態轉變,運營商通過網絡對社會數字化賦能,會帶來企業組織的變革。首先,企業內部是面向柔性制造的,運營商需要考慮網絡如何支持企業內部的改變;其次,按需生產,供應鏈反向。無論是面向2C的個人服務,還是面向企業服務、企業供應鏈的服務,如何構建,都是值得思考的;最后,企業意識到要跨平臺運營。未來的數字化轉型走了兩個極端,一個是不同行業的垂直化、專業化的需求,一個是更多跨組織、跨產業、跨邊界的融合性發展。

    “以上都是因為,網絡的服務向產業互聯網發展,向工業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未來必須關注的商業機會所在,希望運營商能夠根據社會數字化轉型,打造出更多的基礎型基礎設施賦能應用,不僅使通信產業也得到新的升級,也使得我們社會數字化轉型能夠良好支撐實現2035年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呂廷杰建議。

    呂廷杰強調,未來的十年,將是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十年,所有的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因為趨勢(社會數字化轉型)大于優勢。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