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來源: 廈門信息協會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12-16

    1.png


    3.png

    廈門市信息協會會長陳海章先生主持開幕式

    集聚兩岸高端智力,共商數字經濟融合發展。2021年12月12日,第十七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廈門日航酒店成功舉行。活動以“打造海峽兩岸數字經濟新優勢”為主題,采取學術研討、成果展示、互動交流、對接洽談、項目簽約和參觀考察等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來自兩岸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家、學者等192人參會。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史斌、福建省科協閩臺科技交流中心主任吳旺民、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許文恭、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廈門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陳敏偉、中安星云數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王輝、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岱樺、臺灣中華電工技術研究發展協會會長蕭敏學、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海峽智慧科技研究院(廈門)執行院長徐冠勝、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創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莊秋萬、大中華自用航空器飛行安全推廣協會理事長魏賓漢、臺灣中興大學博士謝志明等行業具有豐富經驗和高端智力的領導和專家,對接網絡應用、人工智能、商務智能、芯片技術等熱點話題,解析前沿應用資訊,共話數字科技創新,共同分享和探討兩岸數字經濟發展經驗和未來構想。

    4.png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女士致辭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在致辭中表示,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數字經濟正迎來發展新機遇。產業界要努力探索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布局以信用為核心的產業互聯網,重塑傳統產業的價值鏈,創造傳統產業的數字經濟新生態。真誠希望閩臺加強科技交流合作,針對兩岸關注的熱點項目開展聯合研究,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以科技交流帶動全方位的交流。

    5.png

    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史斌先生致辭

    福建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史斌在致辭中提出,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紅利”加快釋放,數字科技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6萬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占GDP比重達50%以上,努力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智慧海洋和衛星應用產業集聚區、“數字絲路”核心區和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為閩臺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與合作空間。

    6.png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岱樺先生致辭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岱樺在致辭中表示,廈門與臺灣一水之隔,兩地通航便利,語言相同、習俗相近、文化相承,是臺胞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廈門在促進對臺交流和服務臺商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兩岸加強信息技術合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不斷拓展信息科技在各領域的應用,包容共濟,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恰逢其時,有利于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有利于兩岸青年融合發展和民族復興。

    7.png


    8.png

    企業代表進行項目簽約

    一批項目在會上簽約,涉及農業科技、人工智能協作、產業金融服務等。其中,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與廈門市科技交流合作協會簽約,雙方將就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服務、高校成果對接等方面開展合作。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冠勝介紹說,協會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有50家會員單位,希望借由與大陸方面的合作,聯合推動科技攻關,并以市場為導向,促進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的商業化落地。

    9.jpg

    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許文恭先生作主題報告

    廈門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許文恭從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特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新基建支撐數字經濟能力等方面,多角度闡述了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10.jpg

    臺灣中興大學應用數學博士謝志明教授作主題報告

    臺灣中興大學應用數學博士謝志明教授在會上作《2021商務智能應用的現在與未來》的報告,從商務智能概念與應用方面提出將知識作為建立決策模型的依據,分析市場的快速成長趨勢,規劃企業業務的進行并作為決策的參考。

    11.jpg

    中安星云數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王輝先生作主題報告

    數據價值發揮過程中,數據安全成為焦點。中安星云數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王輝從數字經濟內涵、產業圖譜、新技術新挑戰等方面提出保障數據安全,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建議和思路。

    12.jpg

    廈門農行產業金融專家張赫先生作對接交流

    廈門農行產業金融專家張赫在會上介紹了廈門農行關于產業金融產品及相關服務,助力廈門數字經濟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13.jpg

    臺灣人工智能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冠勝先生作案例交流

    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自2002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在信息產業的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園區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推進,兩岸多個科技社團建立了姐妹協會合作關系,活動還促成了近百個合作項目。廈門市信息協會在推進兩岸項目互惠合作,“引進來走出去”,服務兩岸融合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臺灣先后組織46個科技社團1652名代表和大陸8096名代表參與了歷次論壇和專題研討會的交流與項目對接洽談。該活動共促成合作項目98個(其中廈門外地市有5個,在臺灣落地的項目有2個),有14家臺資企業在廈門落地,合作項目投資總金額達40.3億元人民幣。同時,發布對臺優惠政策和產業政策,征集并編制項目對接需求,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合作、金融服務等需求對接,安排了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的參觀與對接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要亮點體現在以下方面:

    1、科普性和前瞻性。活動圍繞當前熱點話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新機遇,邀請行業具有豐富經驗和較高行業影響力的專家,對接數字經濟熱點話題,解析前沿應用資訊,對宣傳和普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應用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

    2、實用性和引領性。活動瞄準網絡應用、人工智能、商務智能、芯片技術等兩岸技術與學術高點,集聚行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拓展跨領域、跨學科的面對面交流,共同分享和探討兩岸數字經濟發展經驗和未來構想,對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數字領域科技自立自強,引導和推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3、持續性與創新性。兩岸數字經濟產業及融合發展的交流與對接活動不停不斷,持續開展,持續服務在閩臺商,服務臺灣青年創新創業。許多在閩臺青表示,“十四五”規劃為兩岸科技融合發展注入了正能量、新動力,為臺胞臺企發展描繪了重大機遇和長期利好,放眼“十四五”乃至更加長遠的未來,大陸始終是臺胞臺企發展和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2.png

    論壇現場

    未來幾年,廈門將持續深化經貿融合、持續推動應通盡通、持續落實惠臺政策、持續增進情感融合,優化軟件、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軟件產業政策、人才政策,從技術研發、示范應用、市場推廣、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支持企業壯大,繼續圍繞研學教育、文創文旅、新媒體等產業進行深耕,引進更多兩岸專業人才,更好服務兩岸融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