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先行者》:根據您的觀察,2021年以來,全球數字化轉型呈現出哪些新發展趨勢?
陳蔚蔚:2021年,全球數字化速度進一步加快,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低碳轉型和數字化轉型”,成為兩大趨勢。
世界變得日益數字化,其中服務領域是各種數字化技術匯集并發生作用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應用,傳統服務轉變為更智能、更具預見性和規范性的服務,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客戶提升業務成果。
數字化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較佳武器,比如,加速新能源發展、電氣化、以及節能增效。節能增效是企業當下工作重點之一,而數字化的服務是“有力抓手”:數字化實現衡量和分析,數字化大幅提升效率,數字化促進新能源發展。
《數字化轉型先行者》:新一輪數字化浪潮來襲,對經濟社會各領域來說意味著什么樣機遇和挑戰?
陳蔚蔚: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不斷加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度、效率成為企業能否抓住機遇、騰飛的關鍵。
企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速度勢必進一步加快。所以,對企業而言,如何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搶先“享受”數字化紅利,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不得不在戰略上思考的問題。
加速數字化轉型之路并非坦途,如何破解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會轉、不敢轉”焦慮?企業如何提升韌性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面對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如何提升自身資源與能源效率?這些都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和部署。
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加快,服務將成為企業、行業、地域乃至國家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重要推手。作為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能夠為客戶的電氣和自動化設施及其運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跨品牌的、一站式的顧問和解決方案,持續助力客戶的核心業務保持韌性并能夠運行在較佳狀態。
《數字化轉型先行者》: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向用戶交付的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服務。您怎樣理解這一觀點?施耐德電氣又是如何向用戶提供服務的?
陳蔚蔚: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實際上使得企業從提供單一產品變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潛移默化地提升業務能力。另外,機遇與不確定性的相互激蕩使得內外部環境更加多變,企業的生產經營韌性、彈性、可持續發展能力,亟需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而新的需求、新的技術、新的視角,賦予了服務新的內涵。
在施耐德電氣看來,新時代服務的解題之道應該以咨詢服務為先導,先為企業發展指明路徑,再通過數字化服務助力企業加速轉型,以能效管理服務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施耐德電氣碳中和服務解決方案涵蓋“從咨詢到落地”的綠色能源管理與綠色智能制造的全面解決方案,能夠助力企業提升業務韌性、提高效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其中“碳中和戰略及頂層設計咨詢服務”“電氣資產健康服務”“電氣系統優化服務”“能源效率提升服務”“綜合能源服務”五大服務,以“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執行”的整體方案,為企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選擇。
《數字化轉型先行者》: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未來一個時期施耐德電氣有什么規劃和布局?
陳蔚蔚:施耐德電氣是低碳與數字化轉型的倡導者、踐行者,也是賦能者,為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2020年3月初起,施耐德電氣便為江蘇溧陽市人民醫院提供了千里眼TM資產顧問(EcoStruxure Asset Advisor)和專家遠程運維托管服務,使得其在運營階段平均節省能源成本28%,設備可靠性提升22%,維護成本優化28%,有力支持了該院的定點救治任務。
擁有266家工廠、114000名員工的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Faurecia)選擇施耐德電氣作為其集團碳中和項目的首選合作伙伴,其中,佛吉亞鹽城工廠作為雙方全球11個試點項目之一在中國率先實現落地。施耐德電氣提供了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并搭建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平臺(EMS+),幫助該工廠實現了配電系統安全監測、電能質量管理、能源效率可視化分析和運維效率優化。
對施耐德電氣自身而言,早在2005年就推出可持續發展評估體系“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數”,具備全面的軟硬件產品和數字化技術,OT+IT能力,以及研發能力;在服務市場上,施耐德電氣一直在創新、引領。
2021年施耐德電氣發布了新的可持續發展五年規劃,加速其可持續發展進程,推動一系列可持續發展承諾的實現:到2025年實現公司運營層面碳中和,到2040年實現端到端供應鏈碳中和,到2050年實現供應鏈運營層面凈零碳排放。為此,施耐德電氣將開展多項行動,而“借力數字化技術”將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