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漢舉辦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本屆大會以“5G賦能、百業互聯、智領未來”為主題,中國移動楊杰董事長出席大會主論壇,并作題為《加速數智生產新變革,共譜百業轉型新篇章》的演講。
楊杰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路徑在于通過加速數字產業化發展、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其中,加速數字產業化發展,就是要加快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融合、系統創新,推動信息通信產業升檔提速,降低全社會運用信息技術的門檻;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就是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生產運營各領域、各環節,助力實體經濟突破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
楊杰認為,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正是信息技術深度賦能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自5G商用后,工業互聯網發展按下快進鍵,呈現三方面發展趨勢。一是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網絡、平臺、數據、安全等全產業鏈體系逐步健全,由電信運營商、生產制造企業、平臺服務提供商、工業應用提供商等組成的產業生態快速壯大。二是服務領域更加廣泛,從個別典型領域向鋼鐵、機械、電力等數十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擴散,高端領域競爭力逐步提升。三是應用環節更加深入,從生產輔助環節向生產核心環節逐步滲透,5G全連接工廠、機器視覺檢測、精準遠程操控等應用場景已具備規模復制條件。中國移動一直將“工業互聯網”作為5G發展的主戰場,全面建立5G+工業互聯網“1+1+1+N”產品體系,攜手產學研各領域多家單位成立5G+工業互聯網創新聯合體,在工業領域打造了近30個典型應用場景,拓展實踐1200余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特別是面向湖北等工業大省,加快推動5G+智慧工廠、5G+智慧礦山等項目落地。
楊杰指出,近年來的實踐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工業生產正發生系統性變革:過去歷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電氣等技術的創新,推動人類手工藝技能沉淀到工業機器,形成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模式,催生“機械生產力”,實現了人類社會兩百多年的持續增長;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及AICDE等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推動人類專業化知識沉淀到智能機器,形成超大規模個性化的生產模式,催生“數智生產力”,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楊杰認為,推動這一轉變,要把握好三個著力點:一是推進新基建,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提供泛在連接、泛在計算、泛在智能服務,加速資源整合范圍從局部拓展為全局,不斷突破生產效率瓶頸。二是融合新要素,加快數據在多場景的流通復用,打破地域、行業、專業分工壁壘,持續孵化新工藝、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滿足、引領、創造超大規模個性化需求。三是激發新動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產核心環節的縱深推進,持續激發工業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楊杰表示,面向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移動將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目標定位,按照“力量大廈”戰略部署,全力推進“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發“新動能”,構建基于5G+算力網絡(CFN)+智慧中臺(AaaS)的“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加速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邁入新階段,助力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第一,提供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連接服務”,夯實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我們將全力打造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雙千兆”網絡。一是深化網絡共建共享、多頻協同,推動5G網絡向深度覆蓋發展,確保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國鄉鎮以上5G連續覆蓋,以及重要園區、熱點區域的有效覆蓋;面向產業園區等重點場所實現千兆光纖網絡覆蓋。二是推動5G工業專網升級,加快引入多天線增強、上行增強、定位增強等關鍵功能,滿足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高精度等工業企業重點需求。三是構建全方位安全防護體系,加快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完善工業SLA服務保障標準,確保工業生產核心數據不出園區,實現網絡安全威脅自發現和上下協同自防御,筑牢工業領域安全屏障。第二,打造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務”,加速工業互聯網演進升級。我們將構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網絡,推動算力在物理空間、邏輯空間、異構空間的融通發展,使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可“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在物理空間融通方面,面向國家“東數西算”部署,進一步優化全國“4+3+X”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為企業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的跨地域、大規模協同提供泛在算力支撐。在邏輯空間融通方面,面向“中心+邊緣+端側”三級算力聯動,加快工業邊緣云節點建設,打造支持多種工業協議的行業“云終端”,構建“算網大腦”,推動算網資源、能力的智能編排、統一管理,實現算力精準高效供給。在異構空間融通方面,進一步豐富X86、ARM通用算力和GPU、ASIC等專用算力資源,高效滿足工業AI、數字孿生、工業機器人等多樣化應用對于不同類型算力的需求。第三,輸出統一封裝、靈活調用的“能力服務”,推動工業互聯網開放賦能。我們將加快建設具有運營商特色、中國移動特點的“業務+數據+技術”智慧中臺體系,創新AaaS服務模式。在通用能力方面,依托集中統一的智慧中臺,匯聚和積淀內外部優質能力和共性技術工具,實現機器視覺、遠程操控、安全防護等工業企業所需關鍵能力的靈活調用。在行業平臺方面,通過智慧中臺的敏捷支撐和高效共享,加速OnePower、OnePoint等行業平臺的升級,更好賦能制造、電力、礦山、港口、冶金等領域創新。在產業賦能方面,構建數智化咨詢和一站式集成交付能力,打造面向多樣化場景的DICT解決方案,加速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
楊杰提出,中國移動愿與各界伙伴攜手,共同推動5G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更好賦能實體、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為此提出五點倡議。一是攜手構建標準體系,持續建立健全5G+工業互聯網融合標準;二是攜手拓展融合應用,加快推動云端裝配、機器檢測、遠程運維等標準化方案的規模復制推廣;三是攜手推進技術創新,強化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確定性網絡、數字孿生等關鍵核心技術的成熟落地;四是攜手壯大產業生態,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激發“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活力,促進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五是攜手筑牢安全屏障,積極探索研究更適應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新型網絡架構及內生安全技術,持續建強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