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近年來,山東青島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城市能級躍遷的重大發展機遇,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戰略目標,以工業互聯網為主抓手,率先探索數據驅動的制造業轉型發展新路徑,以“數字蝶變”加速“城市蝶變”。
探路“工賦青島”新模式
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計劃。發布《關于加快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計劃》,從建設全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等方面著手,推動青島制造做大、做強、做新。目前,綜合服務平臺已注冊企業32358家,提供830項公共服務、15655個賦能應用,“工賦青島”模式已推廣至安徽、江西、四川、陜西等省區。
發布“工業賦能”場景清單。搭建具有公信力的服務平臺,促進工業企業與服務商形成聯動,以精準的需求側場景,吸引供給能力集聚。聯合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體驗中心建成全國首個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分行業、分領域累計發布六批“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2550個,組織召開線下場景對接會,促成682項合作意向,吸引西門子、騰訊、數碼大方等頭部企業來青島投資發展。
推行“千員萬企”服務體系。成立工業互聯網專員服務隊,下設數字化改造、網絡化改造、上云用平臺、工控安全、稅收、金融、人才7支分隊,深入企業開展業務指導、政策咨詢服務,召開專題會,對企業生產制造、互聯互通、融合共享、系統集成、安全防護、企業管理、創新能力7項工業互聯網成熟度指標做出評估,解決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激發數字經濟新活力
優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要素,撬動新基建蓬勃發展。全市5G網絡已實現主城區全面覆蓋、區市城區連續覆蓋,全市累計開通5G基站13856個,開通數量居全省第一。布局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關鍵基礎設施,Handle標識解析全球根節點(青島)落戶上合示范區,機械、家電、供應鏈管理三個二級節點上線運行,機械標識管理平臺已實現100萬產品標識注冊,家電標識解析系統已初步兼容OID、Handle、Ecode等標準。
打造“一超多專”平臺體系。通過培育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一超多專”發展格局。依托海爾建設要素齊備的工業互聯網“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卡奧斯已聚集3.5億用戶和400萬家生態資源、超過2000個工業APP,連續兩年居全國“雙跨”平臺首位,服務的2993家企業平均提效30%,增加產值117億元。培育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96個,總投資額超百億元。
選樹行業引領示范項目。加強試點示范引路,為加快以數據價值挖掘為基礎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營造良好氛圍。在重點行業累計建成智能工廠41家、數字化車間111家、自動化生產線299個,實現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8.8%,產品不良率總體下降27.5%,運營成本平均下降27%,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6%。累計15個項目獲得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立項。在全球“燈塔工廠”評選中,中國的“燈塔工廠”增至21家,其中有三家是青島的企業。
構建數字合作新格局
舉辦產業大會,聚集行業資源。自2015年以來,連續七年召開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來自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30多個省區市的專家學者、行業翹楚出席大會。2020大會上,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中國工業互聯網百人會,打造工業互聯網領域新技術、新模式、新思想的頂級智囊庫。
實施多地聯動,開拓發展格局。發揮工業互聯網先發優勢,與上海、深圳共同發布《生態共建聯合宣言》,全面開啟滬深青三地的工業互聯網場景深度融合,在深圳發布工業賦能場景1300余個,舉辦100場“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公益講座。發揮膠東制造業基礎雄厚優勢,主導建設工信部立項的膠東五市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達成“皖、青”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戰略合作。
助力數字絲路建設,共享數字成果。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標識注冊、標識解析、標識數據和運行監測等服務,打造“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家”標識數據管理和共享體系。抓住RCEP協定帶來的數字貿易發展新機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生產、流通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形成工業互聯網與RECP相輔相成、互為場景、互相成就的產業賦能聯合體。
當前,青島市正在舉全市之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現對企業改造升級的全技術領域覆蓋、全生命周期服務,并將進一步謀劃新增長空間,提升數字化轉型的力度和廣度,繼續夯實數字化賦能產業發展的成效和優勢,推動形成產業價值鏈新格局;對內增強發展活力和綜合實力,對外提升吸引力和輻射力,培育協同共進、開放共興的“青島生態”。(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 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