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戰略地位 讓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10-09

    編者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描繪出我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宏偉藍圖。《綱要》部署了哪些重點任務?有何亮點?人民網邀請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綱要》明確要求,要牢牢把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和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建設制度完善、保護嚴格、運行高效、服務便捷、文化自覺、開放共贏的知識產權強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保障。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傅利平教授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與2008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不同,本次《綱要》強調打通“全鏈條”,其中“服務”是在原有四個環節上新增的重要環節,將知識產權服務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地位。同時《綱要》明確“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任務,通過兩個“加強”、一個“建立”,讓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加強覆蓋全面、服務規范、智能高效的公共服務供給

    當前,我國正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各級各類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迫切需求與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支撐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傅利平表示,在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知識產權服務需求的背景下,《綱要》強調要加強覆蓋全面、服務規范、智能高效的公共服務供給。一是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智能化建設工程,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地方建設特色化、專業化知識產權數據庫和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各類數據資源的共享和互通。進一步拓展增加各類知識產權基礎信息開放的廣度、深度,實現知識產權信息與經濟、科技、金融、法律等信息的共享融合,實現從知識創造到驅動發展的全鏈條信息貫通和覆蓋。

    二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智能化專利商標審查和管理系統,優化審查流程,實現專利、商標等各類知識產權業務“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做到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三是完善主干服務網絡,擴大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等服務網點,構建政府引導、多元參與、互聯共享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為創新主體提供優質、高效、便民、均等的公共服務,滿足其多樣化的創新需求。

    加強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建設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既涉及到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不同類型,又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各個環節,服務對象既包括個人、中小企業、大企業,還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創新主體,既面向國內,也面向國際,服務手段既包含線上服務,也包含線下服務,必須加強公共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建設,才能全面提高公共服務的便利化水平。《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網絡化建設。

    傅利平指出,要加強“兩方面”建設,一是要通過明晰公共服務事項和范圍,制定事項清單和公開透明的服務標準,通過高標準、規范化推動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二是要統籌推進分級分類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綜合運用線下線上手段。

    線下通過不斷優化辦事流程,保障公共服務資源供給,實現供需合理匹配;線上充分運用新技術,依托各級各類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務,同時要做好知識產權數據采集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服務等的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保障各類信息資源和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線下線上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通過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暢通溝通渠道,切實提高社會滿意度和人民獲得感。”傅利平這樣概括。

    建立數據標準、資源整合、利用高效的信息服務模式

    《綱要》指出,建立數據標準、資源整合、利用高效的信息服務模式。知識產權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知識產權信息的充分把握和利用。當前,知識產權信息利用能力不強,知識產權轉化率不高,服務轉化能力不足的現狀亟待改善。能否用好知識產權信息這座金礦,是提高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助力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高水平發展的關鍵。

    如何加強“利用”“轉化”等方面的能力呢?傅利平認為要在四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強知識產權數據標準制定,增加數據資源供給,充分發揮市場在數據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的信息加工和服務機制。

    二是要處理好數據開放與數據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規范知識產權數據交易市場,推動知識產權信息開放共享,提高信息傳播利用效率,充分實現知識產權數據資源的市場價值。

    三是要推動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協調發展,科學界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充分培育高附加值知識產權服務業,通過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推動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

    四是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強國家知識產權數據交換,提升運用全球知識產權信息的能力和水平。通過高效信息服務,有效回應新形勢下不同類型創新主體的多層次、個性化需求,讓更多優質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更好地惠及人民,有效激勵創新創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何淼)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