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就移動應用App適老化改造提出一些規范要求。
目前,首批將完成與老年人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比如,支付寶今年上半年相繼上線“關懷版”和“長輩模式”,這兩種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應用,主界面的細分應用大量減少,常用的健康碼、水電繳費、付款碼等功能圖標和字體都變大,下方還取消了廣告推送。一些新聞資訊、生活購物類App新推出的適老版,其變化也體現在精簡主界面、字體變大等方面。
適老版App是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有趣的是,現在不少年輕人也愛上這類應用。有媒體調查發現,實際使用中,老年用戶上網時更多會選擇普通版或極速版App,老年人群App市場滲透率TOP20榜單中沒有一款是適老版App。要知道,老年人很少有人玩微博,即使推出微博適老版,他們也很少使用,當然更不會制造“話題”了。然而,適老版App相關話題在微博上閱讀量非常高,這表明真正對適老版App感興趣的是老年人之外的群體。
適老版App墻里開花墻外香,這種局面一方面說明,目前App亂象依然比較嚴重,年輕人不勝其苦,要到適老版這里尋找清靜;另一方面也說明,適老版App還并未真正適老,應用商家還需再努力,開發出更加契合老年人所需的App。
令人遺憾的是,適老App不僅不完美,而且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按照《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要求,適老版App界面、單獨的適老版App中嚴禁出現廣告內容及插件,也不能隨機出現廣告或臨時性的廣告彈窗;移動App程序中無誘導下載、誘導付款等誘導式按鍵。然而,現在一些商家推出的適老版App中,仍能見到廣告內容和誘導類按鍵。特別是在新聞、視頻等信息流中,多款適老版App每隔幾條內容便會出現一條廣告。某瀏覽器平臺推出的大字版新聞信息流中會有一款社交App投放,用戶點擊即會跳轉下載頁面。
對此,許多用戶批評一些商家推出適老App缺乏誠信,它們只不過是迫于政策壓力之下的敷衍之作。業內人士指出,網站和App適老化改造沒有多少技術難度,只是對普通App進行簡單的調整即可,但很多App做不好,非不能也,實不為也。“不為”的原因很簡單:沒有利潤。要知道,目前App開發商的主要收益來源是廣告,如果按要求把廣告砍掉,他們推出App就沒有錢賺,在逐利本性下,賠本賺吆喝的事沒幾個商家愿意干。于是,一些適老版App在推出之初還算精簡,但隨著日后不斷升級,就變得越來越“臃腫”,不僅安裝包占用內存日漸增大,裝上后暗藏的各種貓膩也日漸增多。
目前,許多商家都在加快推出適老化App,但誠意不足、換種姿勢割韭菜等質疑之聲也不斷響起。這就提醒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推出一項好政策不能一推了之,還要做好大量后續工作,讓這個好政策真正落實落地見到實效。針對老年人群推進App適老化改造,只是治理App亂象的一種手段,而要還App應用市場一個清凈,還得加強普通版App應用監管。應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形成長效機制,法治化手段和市場化手段并用,保持對App違法違規行為高壓打擊態勢。而App商家也要擺正利益關系,把眼光放長遠,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謀利,否則,不僅會受到監管部門懲處,還會遭遇消費者“用腳投票”,終要面臨被市場拋棄的命運。(胡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