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芯片大算力時代來臨 自動駕駛成新焦點
    來源: 中國電子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8-11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最受關注的焦點,多家企業都在加速布局,并先后發布了自家的研發進展與規劃。日前,地平線在上海舉辦了高性能大算力整車智能計算平臺暨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征程5高算力計算芯片。征程5兼具大算力和高性能,單顆芯片AI算力達128TOPS,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并獲得上汽、長城、江鈴和理想等整車廠的合作意向,計劃于2022年量產。黑芝麻智能也于近期宣布A1000 Pro自動駕駛芯片流片成功,算力達到106TOPS,并預計最快將于2022年年底實現車型量產。寒武紀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宣布,正在設計的行歌智能駕駛芯片,擁有超過200TOPS的算力,采用7nm制程,具備車規級標準和獨立安全島,并將繼承寒武紀“云邊端”一體化的統一軟件工具鏈。

    中科院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汽車行業特聘研究員鹿文亮表示,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不斷增強,算力、算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有了更先進的5G通信和網絡方面技術的支持,才導致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得如此迅速。國內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規劃是2025年L2/L3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要達到50%,并且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節點和封閉區域成熟應用,L4級要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計劃完善智能網聯汽車體系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產業深度融合,各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廣泛運行。在政策的引導下,大算力芯片的應用場景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加速了自動駕駛產業化落地。

    盡管目前自動駕駛芯片市場正迅速擴大,但國內在研發過程中仍存在短板。鹿文亮向記者指出,目前國內發展自動駕駛芯片的優勢在于政策和資本的支持,以及消費者的認可,市場具備很好的發展機會,但也存在技術上的短板。他表示,只有上下游合作,才有助于自動駕駛芯片的發展。“不能把所有壓力都加在芯片上,要分攤在通信端、網絡端。算力雖然是一個比較直觀且亮眼的數據,但并不能代表芯片的優劣,應該更加重視算法的重要性,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功耗才是重中之重。” (許子皓)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