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8個新職業之:“智能硬件裝調員”
90后“老牌”裝調員:全屋智能創造家庭新生活
家居智能化,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有機會從一個只能提供空間住所的“窩”,變成一個聰明的、服務于人的“家”。90后小伙黃紹鑫就是一名將智能化變成現實的“魔術師”,如今,他的職業有了一個新名字:智能硬件裝調員。
今年3月,人社部發布了18個新職業,其中包括智能硬件裝調員。官方給這個職業更新了定義:使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及計算機或手機等工具設備,完成智能硬件模塊、組件及系統的硬件裝配及調試、軟件代碼調試及測試、系統配置及聯調等智能硬件裝調工作任務的技術服務人員。黃紹鑫深耕這一行業已達6年,致力于讓每個家庭變得更智能、更安全、更方便。
“簡單來說,智能硬件裝調員要做的就是為客戶制定全屋智能方案、完成家居智能化。”黃紹鑫介紹說,全屋智能不是單獨的產品,而是針對整個家裝系統的解決方案,“許多客戶會有自己的定制化需求,除了備受關注的家庭智能安防外,還有個性燈具、多媒體設備等等。”
設計網線走向、協調智能設備的網絡連接、安裝智能硬件……在項目開始前,黃紹鑫會與每一位家裝師傅溝通。他說,全屋智能重點在于家電與網絡的配合,需要進行多次系統調試,要從最基礎抓起,才能保證做到完美。
從2015年至今,黃紹鑫一步步研究,學習全屋智能,23歲的他已然成為“老牌”裝調員。黃紹鑫告訴記者,智能硬件裝調員與家裝師傅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他認為傳統的家裝師傅未來也會學習設備聯網的知識,因為產品智能化是大勢所趨。
安裝完成后,將智能家電連網,通過手機就可以進行多項遠程操作。例如,遠程關閉空調、在家庭影院播放電影等等。除了手機操作,智能家裝還可以通過人體監測、紅外感應等方式進行聯動實現。例如,當系統感應到屋內無人時,智能燈具就會觸發“離家場景”,房間里的燈將全部自動關閉。
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中提到,我國全屋智能行業已渡過第一個爆發期,即智能音箱、智能鎖等成為千萬級爆品品類,設備全線接入平臺生態。
黃紹鑫自主創業的公司就建立了工單調度管理平臺,將裝配任務分配到裝調員。他說:“在北京,每個區都有我們的裝調員師傅。按地理位置分發工單,既提高了效率,也方便裝調員攜帶設備現場調試。”
隨著“智能化”的概念逐步普及,項目應用場景便不再僅限于家庭。曾有一個酒店公寓的智能化訂單讓黃紹鑫印象深刻:“智能酒店公寓的特別之處就是跳出單個房間,將智能化家電、安防統一地運用于整棟樓。”黃紹鑫介紹道,公寓內的智能門鎖方式統一,便于管理人員操作。除此之外,每間公寓都安裝了相同的智能音箱和智能燈具,在住戶開門的瞬間,音箱會自動播放音樂、氛圍燈會自動開啟,“這些設計傳達了酒店公寓‘迎接住戶回家’的理念,新穎溫馨的同時也比較省電。”
新職業發布后,黃紹鑫發現,選擇安裝智能硬件的受眾群體畫像變得逐漸豐富,中老年人客戶群體逐漸增多。他認為,未來每個家庭都會產生智能化需求,因為智能硬件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