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記者從廣東省工信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即將出臺《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持續抓好戰略性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有力推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這是繼7月初發布《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后,廣東又一項推動數字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發布會上,廣東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介紹,上半年,廣東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工業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工業生產和工業投資增速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6%。其中,電氣機械、汽車、石化等重點行業增勢向好。
廣東工業經濟雖然在上半年交出了靚麗的答卷,但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吳紅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等價格仍高位運行,芯片、關鍵零部件等供需形勢仍然緊張,企業生產經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工業恢復速度邊際放緩。
廣東省工信廳規劃與產業政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持續抓好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發展,落實好戰略性產業集群“1+20”政策文件,充分發揮“鏈長制”作用,加快完善“五個一”工作體系,推動地市和國有企業全面對接形成戰略性產業集群協調聯動推進合力,持續推進完善產業集群月度重點工作調度,注重抓企業、抓項目、抓創新,持續加大對龍頭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力度,著力完善“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的機制安排,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一大批優質企業群。
廣東省工信廳工業互聯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積極推進《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聚焦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等,開展2022年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項目入庫儲備;推進中小制造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優化壯大“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新增入池企業69家,累計引進培育440多家優秀服務商,其中省外服務商超過100家。
發布會上還透露,廣東將出臺《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聚焦數字產業發展,持續抓好戰略性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有力推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鏈接】
營造更適合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
廣州首個產業功能區立法聯絡站成立
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煥坤報道:7月26日,廣州市基層立法聯系點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立法聯絡站揭牌活動舉行。據悉,這是廣州市人大首次打破傳統,在產業功能區設置立法聯絡站,將推動海珠區、乃至廣州市進一步營造更適合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為更好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創造條件。
記者了解到,琶洲試驗區立法聯絡站,將常態化地收集梳理企業在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領域制度規則創新的需求,引導推動這些需求產生企業級、行業級的標準規范,條件成熟的及時形成數字經濟領域的立法意見和建議。結合琶洲智庫和琶洲試驗區專家咨詢委員會關于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動態的成果,開展數字經濟領域不同地方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法律條款的比較研究,把握立法的趨勢和方向。緊扣立法動態和數字經濟發展動態,結合琶洲實際,組織相關的討論和活動,深化對數字經濟領域立法工作的理解認識,推動形成相關領域引領性的意見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