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智能化讓12345更貼心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7-09

    “有事就打12345”已成為廣大北京市民的生活習慣,使用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特征。比如,在傳統的熱線電話之外,通過網絡平臺反映問題的市民越來越多。截至目前,網上12345累計開通了微信、微博、APP等16個平臺,僅今年上半年就受理網民訴求超65萬件,其中微信服務號更是火爆,受理量占比超過七成。

    12345熱線的魅力本就在化繁為簡,讓市民找政府有了快捷鍵。如今從“耳畔”到“指尖”的延伸,也是適應網絡化生活場景的必然趨勢。現在越來越多人一部手機走天下,特別是年輕人,玩轉社交媒體,遇到大事小情都習慣拍個照片、錄段視頻,發出來跟朋友或網友說道一番。城市生活中有了問題,自然也習慣隨手@一下12345。而且,相對于電話溝通中的信息損耗,網絡平臺上的留言“有圖有真相”,很多時候更一目了然。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觀察,12345“上網”并不僅是簡單的平臺轉移,背后其實有很多細微的變化。比如,從人群特征看,相較于電話端,選擇網絡投訴的市民更具年輕化特征;從接訴分布來看,網絡端的高峰時段多集中在晚上6點以后;從訴求內容來看,咨詢類信息較多,問題的專業性明顯增強。

    面對接訴的新特征,12345的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予以完善。既然網絡接訴量大增,且晚間最為忙碌,是不是可以在工作時間和人員配備上做出優化調整?由于咨詢類問題比較多,對于那些重復率較高的問題,是不是可以借鑒購物平臺智能客服的辦法,形成標準答案并提供索引?相關部門表示,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正在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合作,不斷提升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我們相信,有了前沿技術和成熟經驗的加持,網上12345會越來越熱、越來越靈,與電話端形成優勢互補,進一步拉近政府與市民的距離。

    政府部門以服務人民為天職,人民在哪里,服務就要延伸到哪里。從打電話到寫留言,從意見箱到大數據,變的是接訴形式,不變的是一顆真心。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完善12345熱線,也將成為本市探索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生動實踐。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