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創新魅力 共享科技盛宴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6-01

    2021年北京科技周為公眾奉上了一場主題鮮明、創意新穎、豐富多彩的科技盛宴,讓公眾“零距離”了解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樂趣、感知科學精神、觸摸美好未來。

      感受北京科技發展的“傳承與創新”

      走進北京科技周主場,科技氣息撲面而來。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思元系列AI芯片及加速卡、50kg級電驅動四足仿生機器人、新冠滅活疫苗、高速運動目標智能跟蹤拍攝系統、中國雜交小麥……北京科技周主場里,150余個科技成果、創意產品“集中亮相”。

      今年北京科技周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時間同主場同主題舉辦,主場設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展區面積約5000平方米,其中室內主題展區1000平方米,科普惠民和小康社會展區4000平方米。

      在主場室內主題展區按時間跨度分為“勇擔重任”“勇立潮頭”“勇攀高峰”三個階段,回顧了北京科技創新發展取得的代表性成就,突出了“中關村創新發展歷程”“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條主線,重點展示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以及科技戰疫、科技冬奧的創新成效等內容,既展現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堅實基礎,展望新的歷史機遇下北京未來的科技發展藍圖,又引導公眾加深了對科技創新的認識、理解和支持,堅定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信心和決心。

      科普惠民和小康社會展區采用更為活潑的沉浸式體驗形式,綜合運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展出了包括“花智人”觀光導覽機器人、廚余垃圾破袋機器人、工業機器健康診斷大數據平臺等亮點項目,科技體驗感十足,參與者在互動體驗中走近科學、了解科學,提高百姓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科技周不僅吸引了廣大市民朋友參觀,主場7天共接待了眾多個人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前來參觀。同時,“云上”科技周虛擬展廳同步上線,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讓公眾可全天候體驗科學魅力,截至5月28日訪問量超過110萬人次。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以及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等市屬媒體集中關注,截至目前相關信息超過6000條。利用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創業中關村”“科普北京”“科技北京”等官方微信、微博,7天持續開展科技周報道和線上互動,讓更多觀眾了解這場科技盛宴。

      體驗科學、藝術與幻想的融合之美

      北京科技周首次設立了科幻分會場,以“科幻世”為策劃主線在石景山區首鋼園開展利用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創意展覽,圍繞“創新科幻、智享未來”理念,打造了一場探索科學技術美學邊界的科幻視聽盛宴。同時,還舉辦了科幻產業高峰論壇、科幻大咖直播等活動,邀請科幻小說家及科幻圖書、科幻影視、科普機構等領域專家共同探討科幻、科普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關系,思考中國科幻產業如何走向世界等命題,引導人們更深層次地思考、認識和理解社會以及未來。

      “科幻世”科技藝術概念展是科幻分會場活動的焦點。展覽通過對科幻主題與技術譜系的關系研究,緊緊抓住以人本主體展開對于“科幻世”的想象,依托三條主線“人類·幻相”“城市·幻鄉”“宇宙·幻想”,啟發人們重新思考現實與想象,探索科學與幻想的美學邊界。

      來自“科技與藝術”碰撞的“科幻世”主題光影秀、心術、原點、渴望飛翔活動雕、宇宙八音盒等腦洞大開的互動展項,則再造了一個充滿了“共感”的幻境空間,運用VR、AR、MR及聲光電等技術手段,依托首鋼工業遺產的空間特色,為公眾帶來了從現實科技走向未來世界的奇思妙想,生動詮釋人文藝術、科技之美。

      科幻分會場還舉辦了“科幻之夜”以及10余場科幻大咖直播和5場科幻主題論壇、沙龍。

      新奇有趣的展項激發市民的科學熱情

      在科技周上,一個個琳瑯滿目、新穎有趣的展項是許多市民、孩子和家長們翹首以盼的“重頭戲”,孩子們的陣陣驚呼、大人們的贊不絕口,讓北京科技周真正成為百姓了解、感受科技惠民的重要場所。

      “機械警犬”

      在科技周主場,一臺50kg級電驅動四足仿生機器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這個機器人俗稱“機械警犬”,它可以負重32公斤,續航2小時左右,每小時最快可以跑8公里,跳躍高度達到了0.6米,可以跨越20厘米高的臺階,可在草地、沙土等復雜越野地形下穩定行走,可以通過低矮門洞地形,執行執勤和運輸任務。

      智咖大師機器人

      智咖大師機器人能模擬專業咖啡師的手法沖泡咖啡,可在5分鐘內完成定量取豆、磨粉、經典三段式沖泡、出杯、清洗等全部流程,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不需人工介入,7×24小時連續工作,不僅提升自助售賣咖啡機器的工作效率,還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加貼近大眾。

      DIANA智能力控通用機械臂

      智能醫療也是科技周上公眾關注的亮點。DIANA智能力控通用機械臂,可以進行復雜精密的手術操作,它具備七個自由度,自主規劃的運動路徑及范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醫生完成精密的手術。這項科技產品不僅運用在醫療場景,在3C精密組裝、汽車零部件組裝等工作中都能夠發揮出它的用途,成為人類的“智能幫手。”

      銀河航天首發星

      中國通信總容量達到48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展項亮相科技周。該衛星在成功發射后,迄今已在軌運行一年以上。未來隨著更多衛星的發射組網,在沒有地面網絡依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構建空間信息網絡,支持應急通信、遠程醫療、工業控制等場景。特別是對于人口分布相對分散的鄉村偏遠地區,能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教育和醫療提供更多保障,并為應對災害與臨時性通信滿足需求提供幫助。

      打造全民參與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

      北京科技周自1995年起連續舉辦,今年是第27屆,已成為內容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隨著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步向前邁進,將會不斷涌現新技術新成果,北京科技周將繼續為公眾搭建與科技“零距離”的有效橋梁。

      今年北京科技周安排了多個分會場和互動示范活動,設有“三城一區”分會場、城市副中心分會場。北京市科普聯席會成員單位、各區及中關村各分園舉辦各類活動100余場,包括“科學大咖講科學”“院士講堂”“參觀科學城”“趣味實驗秀表演”“科普大篷車巡展”等活動,在7天時間讓公眾通過線下和線上盡享科學魅力。

      (圖文及數據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