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電網將為汽車“新四化”帶來顛覆性影響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5-21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舉辦《南方電網公司建設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白皮書》發布會,會上宣布將通過數字電網建設,支撐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到2030年達到2.5億千瓦以上,成為南方五省區第一大電源。專家認為,數字電網的建設,與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等互聯互通后,將可能給社會經濟帶來“顛覆性”的深刻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要求必須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而新型電力系統的顯著特征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電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但由于新能源具有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特點,電網在持續可靠供電、安全穩定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

    “新型電力系統將基于‘電力+算力’,以信息化、數字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使系統‘可見、可知、可控’,實現新能源‘無條件’上網。”李立浧說。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認為,新型電力系統有顯著的“三雙”特征,即“雙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雙峰”(電力網絡冬夏負荷高峰)、“雙側隨機”(供給側隨機性和需求側隨機性)。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需要實現“橫向多能互補,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推動能源電力系統向清潔化、綜合化、智慧化和去中心化“四化”轉型。

    這需要以開放式、大力度的研發創新實現技術突破。南方電網公司總信息師余建國說,公司將建立聯合攻關機制,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在數字電網、大規模儲能、新型電工材料等領域產出一批原創技術,增強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科技支撐力和產業帶動力。

    以目標為導向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為抓手。“不管是場站設備、網廠并網還是儲能技術,都需要從中找到相應的應用場景并實現技術響應,否則將可能生產出很多沒有市場需求的技術。”曾鳴說。

    同時加快配套工程建設。南方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映尚說,公司將重點推進廣東、廣西海上風電,云南大滇中地區新能源,貴州黔西、黔西北地區新能源等配套工程建設,加快新能源接入電網配套工程建設,支撐集中式新能源基地和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確保新能源“應并盡并”。

    “到2025年,南方電網將具備新型電力系統‘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的基本特征,支撐南方五省區新能源裝機新增1億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60%以上。到2030年,基本建成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新能源裝機再新增1億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65%以上。”劉映尚說。

    專家認為,數字電網疊加汽車“新四化”可能帶來顛覆性影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而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推動電力清潔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與此同時,當前,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快速發展。今年1月至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5萬輛和7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5倍。

    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一些新能源汽車具備汽車和電網的互聯互通的技術,通過低谷時充電、高峰時上網,可以將汽車變成一個個微型電力儲能單元和調峰單元。

    “這意味著以數字化電網為核心新型電力系統,可以打通能源系統和交通系統的‘豎井’,形成一張巨大的網絡。不僅帶來能源供應的顛覆性應用,還將給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帶來深刻改變。”韓曉平說。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