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產業革命的快速推進,數字技術及其應用越來越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競相發展的關鍵領域。3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題為“2030數字羅盤計劃:數字化十年的歐洲道路”的政策通報。該計劃的出臺標志著歐盟在推進數字戰略上又向前邁出關鍵一步。
確定數字化轉型具體目標
“數字羅盤計劃”正式提出了未來10年歐洲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目標與實施路徑,確定了歐盟到2030年要實現的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第一,提升整體人口的數字技能,擴大數字專業化人才規模。到2030年,歐盟至少應有80%的成年人掌握基本的數字技能,此外還應擁有2000萬在職ICT專家(2019年為780萬人)。
第二,構建安全、高性能和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到2030年,歐盟所有家庭應實現千兆比特的網絡連接,所有人口密集地區實現5G覆蓋(2021年為14%);歐盟生產的尖端、可持續半導體(包括處理器)占全球總產值的比例翻番,達到20%;研制出歐洲第一臺處于世界最先進水平的量子加速計算機。
第三,加速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到2030年,四分之三的歐盟企業應使用云計算服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90%以上的中小企業應至少達到基本的數字化水平;數字領域的獨角獸企業(產值達10億歐元的初創企業)數量達到250家,與2021年相比增長100%。
第四,加速公共服務向數字化轉型。到2030年,所有核心公共服務都應提供在線服務。
相對于歐盟數字領域的發展現狀,這些目標可謂雄心勃勃。
創新突破,全面保障
要實現上述目標,大量資金的投入和一系列重要項目的啟動必不可少。
為切實應對歐盟內部研發力量與投資分散的弊端,“數字羅盤計劃”專門提出了一種新的實施方式,即“多國項目”。所謂“多國項目”,是指在對歐盟數字化轉型具有關鍵意義而單獨依靠某個成員國又不足以取得實效的領域,將由歐盟委員會牽頭,動員和協調歐盟預算、成員國政府與私人部門投資。
當前歐盟正在討論的“多國項目”的重點覆蓋領域包括構建泛歐數據處理基礎設施、部署泛歐5G走廊、設計和部署下一代低功耗可靠的處理器、研制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構建泛歐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構建超級安全的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等。
歐盟“數字羅盤計劃”在治理上也有所突破,提出將建立一套進展監測評估體系。歐盟將發布“歐洲數字十年年度報告”,專門評估歐盟整體和成員國在實現2030年數字化目標上取得的進展與存在的差距,發布歐盟數字化記分牌,并基于此提出調整相關政策措施的建議。
切實推進挑戰多
雖然“數字羅盤計劃”確立了具體目標、實施方式和監測體系,但要切實推進該計劃仍有不少挑戰。
當前,歐盟在諸多前沿技術上與美國差距較大,又面臨著風險資本市場欠發達、數字技術人才相對欠缺等現實約束,要在中短期內打破路徑依賴,實現關鍵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并非易事。歐盟數字市場割裂的狀況不易改善,也限制了內部數字企業發展壯大的空間。歐盟雖在制定數字規則與標準上處于相對領先地位,但也面臨著協調成員國利益與爭取美國與中國支持等內外部挑戰。
總體而言,歐盟要推動經濟社會向數字化轉型,還須克服不少困難,不會一帆風順。考慮到歐盟的經濟分量與國際地位,其“數字羅盤計劃”的出臺必將推動全球數字化建設的步伐,也會加劇全球數字競爭,對全球數字技術與數字產業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 孫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