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重達150噸的蓋梁,被緩緩吊起后,自動精準對接安裝在10多米高的墩柱上,前后僅用時30分鐘……
經過10多天的試用,5月12日,在紹興市越東路北延智慧快速路項目工地上,我國自主研發的智能架橋機器人正式啟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智能架橋機器人體積十分龐大,長76.5米、寬15米、高15.5米,總重量360噸。由中建八局和紹興市城投集團歷時一年聯合研發,可同時安裝單重200噸以下的墩柱和蓋梁,是集墩柱、蓋梁和箱梁安裝于一體的大型市政公路施工智能機械。
“國內裝配式橋梁多采用大型履帶吊裝施工,不僅占用場地較大,需封閉交通,拆除臨時圍擋,而且對地基承載力要求高,加上人工操作大型構件,不可控性強,若操作不當易引發安全事故。”中建八局基礎設施事業部總工程師馬明磊告訴記者,智能架橋機器人能夠做到線上喂梁、線下提梁,在操作系統中融入智能化技術,實現關鍵工序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和工效。
這些天一直在關注智能架橋機器人試用情況的越東路北延項目總工程師熊克威表示,根據試運行情況,每公里架設施工可節省7天,誤差在毫米級。
此外,智能架橋機器人還通過安裝限位裝置和編碼器等電氣元件,具備了自動安全控制能力。一旦出現超重、偏移等情況,控制系統會自動鎖定報警,并通過反向操作降低安全風險。施工方也可通過后臺的智能化數據監控平臺,第一時間查看現場設備的運行情況。
“智能架橋機器人的使用,將成為我們建設智慧快速路路網的助推器。”紹興市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金燕翔 通訊員 周鑫 孫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