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規定電子產品教學時長不超過總時長30%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5-11

    教育部官網5月11日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方案》規定,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教育部5月11日在北京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稱,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2019年下降至50.2%。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兒童青少年線上學習時間加長,戶外活動減少,總體近視率較2019年小幅上升。

    “要真正切實解決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最關鍵的是要減負、強體和規范電子產品使用,需要政府、社會,特別是家庭共同努力。”王登峰說。

    《方案》提出了八個專項行動,包括引導學生自覺愛眼護眼,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科學規范使用電子產品,落實視力健康監測,改善學生視覺環境,提升專業指導和矯正質量,加強視力健康教育。

    《方案》指出,要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寄宿制學校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校內統一考試次數。引導家庭配合學校切實減輕孩子學業負擔,不盲目參加課外培訓、跟風報班,應根據孩子興趣愛好合理選擇。

    《方案》規定,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方案》明確,確保手機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溫州醫科大學)主任呂帆表示,家長要主動對0-6周歲的孩子進行視力篩查,3-6周歲的孩子需重點控制看電視、玩手機時間,小學階段是近視防控的黃金時期,教師、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健康的用眼習慣。中學階段,學生的用眼強度達到高峰期,學生要主動學習科學用眼健康知識。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