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新冠病毒的商業影響”顯示,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巴西國內超過85萬家企業倒閉,其中九成為中小微型企業。
傳統企業主動適應線上貿易
面對嚴峻形勢,圣保羅州中小企業聯合會執行董事、經濟學家盧林諾表示,疫情導致國家經濟活動的短暫停擺,讓各領域、各行業都在陣痛中開啟了謀變的思考。這次疫情也讓巴西企業對數字化的態度從“可選項”變成了商業競爭和社會生活的“必選項”,倒逼每個傳統企業去主動適應線上貿易新模式,尋求“數字化生存”新天地。
疫情造成的沖擊主要集中在線下生產銷售困難、經營成本上升、資金周轉不暢、到期債務或還貸壓力繃緊等。“疫情猶如催化劑,加快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倒逼著我們創新。”盧林諾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那些有數字化業務的企業,特別是數字化業務跟線下業務聯動緊密的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小,甚至有些企業由于借機把線下業務線上化,反而帶來了一定增長。根據圣保羅州中小企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數字化轉型比較成功的制造企業成本平均降低37%、營收增加30%以上;物流服務業成本平均降低29%、營收增加53%。反觀數字化程度比較低、數字化業務沒有開展起來、業務線上化進度比較緩慢的企業則明顯受到更嚴重沖擊,資金鏈處于斷裂邊緣,面臨生死考驗。
各行業逐步形成數字生活新模式
盧林諾指出,中小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發展并非易事,他們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實現信息的現代化管理,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提升業務質量。數據驅動的新型經濟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經濟。隨著高科技研發水平的不斷深入,數據融入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中,推動了信息產品和服務的跨越式創新;數據融入電子商務、金融等業務中,衍生出精準營銷、廣告推送、信用借貸、個人健康管理等新消費服務;數據融入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的社會治理中,推動形成了數據驅動決策的數字治理新模式。
企業要積極主動尋求數字化手段來突破發展困境,依靠數據、信息、技術和知識等新要素來挖掘新模式、新價值、新商機,全面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從而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為應對疫情,巴西國內在線教育、遠程辦公、智慧醫療等需求激增,逐步形成綠色可持續的數字生活新模式,并呈現出從互聯網行業向政府、金融、工業、交通、物流、醫療健康等傳統行業滲透的趨勢。“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在深刻影響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盧林諾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