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出手 地震震源機制參數立等可取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22

    3月1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獲悉,該學院張捷教授課題組在監測地震、應用人工智能實時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機制參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

    地震的發生是震源處巖石的破裂和錯動過程,可以采用兩個相對錯動面的走向、傾向及傾角等參數描述,稱為震源機制解。這個震源斷層破裂面的特征與震源所輻射的地震波之間有一定關系,因此從多個地面地震記錄反推震源機制是監測地震的一項重要工作,相關信息可以幫助揭示震源處巖體的破裂和運動特征,從而推斷斷層的破裂方向、破裂速度與應力降等。震源機制解也能幫助預測海嘯、預測強余震的可能分布以及揭示震源附近的應力分布狀況等。

    從地震記錄推算震源機制參數是個耗時的計算過程,目前世界各地地震監測臺網在地震速報信息里只有發震時刻、震級、地點和深度,不包括震源機制參數,地震發生幾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后才能報出震源機制參數。

    而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則可有效地解決這個復雜計算問題。科研人員應用完備的理論地震大數據訓練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完善了該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當地震發生后,實際地震數據進入人工智能系統,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系統會準確地估算出震源機制參數,大量實際數據測試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據悉,該研究成果近期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地震局合作研發的“智能地動”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上試運行。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