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占人工智能制高點——劉慶峰代表印象記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09

    “‘十三五’以來,我多次建議就人工智能發展制定國家標準,健全相關法律體系,建立國家級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等,堅持為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建言獻策,一些建議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多項已被采納實施。”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說。今年兩會,劉慶峰提交了7份書面建議,重點在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提出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的新見解。作為連續19年上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履職盡責,扎根人工智能領域,深刻洞察行業動向,已經連續多年在兩會上為人工智能發聲。

    早在2015年,劉慶峰就感知到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即將到來,但那時在中國關注人工智能的人還寥寥無幾,甚至有些人還不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那一年,他向國家提出制定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加快人工智能布局等建議。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兩會,他提出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建議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系統規劃、加速布局,搶抓全球產業制高點。

    “人工智能發展一定要以解決社會剛需為出發點,它在教育和醫療行業應用尤為明顯,特別是疫情期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健康碼、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等各種高效管理和便民服務,已經同水和電一樣,成了城市‘基礎設施’。”劉慶峰說。多年來,他堅持走訪學校及醫療一線單位,深入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對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國計民生領域進行重點調研,并針對具體問題,在兩會上提出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推動智慧教育發展等建議。

    如今,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已被多次強調,“十四五”規劃《建議》更是明確指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在我看來,今天的人工智能民營企業應該要比以前有更高的心氣,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廣闊,在這些新興產業里,民營企業可以有更大的作為,更好的發揮機制優勢和快速的探索優勢。”劉慶峰在采訪中呼吁,民營企業家要和科學家一起爭做時代的“民族英雄”,以頂天立地的信仰和樸素的家國情懷持續奮斗,一方面打造中國民族科技品牌,另一方面用人工智能實實在在地給民生事業補短板。

    “從科大訊飛的經驗來看,僅僅依靠單個企業、單個產業鏈或單個體系的推動是不行的。”劉慶峰認為,只有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創新,構建全方位的產業生態鏈,才能為我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大的實質性貢獻。

    “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近年來,劉慶峰帶領科大訊飛持續推動產學研共同發展,與很多高校共建了“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為高校提供“教學及實驗實踐資源、產業化師資、課題科研、人才培養方案”等一整套解決方案,為人工智能經濟發展提供“實戰型”AI人才。

    “當下,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技術開始在各個領域應用但與此同時,高階人工智能人才卻供不應求。”劉慶峰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落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必須人才先行。”

    立足行業的長遠發展,劉慶峰一直關注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問題。“科技發展到今天,面臨更多挑戰,這對科技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劉慶峰告訴記者,在2019年兩會上,他就建議加強人工智能人才體系,推動打造人工智能時代的五級“人才矩陣”,形成基礎能力人才、源頭創新人才、產業研發人才、應用開發人才、實用技能人才等多類型人才并重并用的局面。

    “科大訊飛能走到今天,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就是企業家精神。我們的心中有一團火,相信人工智能產業的未來,所以能看得見路怎么走,看得見未來的希望。”劉慶峰表示,他將繼續奮戰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前線,關注行業發展前沿,在每一次兩會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使命。同時,他期待更多的民營科技企業迸發出創新的活力,一起為新階段新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