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21年,我省將加強農業關鍵技術和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努力滿足鄉村振興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的需求。
瞄準農業發展前沿,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聚焦農業科技領域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工程、產業化等創新鏈環節,針對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和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難題,我省將加強研發部署,推動創新鏈條向高端延伸,向產業領域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圍繞植物工廠、生物智造、智慧農業等培育產業鏈,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依托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團隊及科技服務平臺,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成果轉化創新聯合體,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培育未來農業產業。
圍繞“3+X”特色現代農業體系,我省將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穩步實施蘋果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示范科技重大專項,積極推動奶山羊上規模促轉型科技支撐工程、設施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科技支撐工程和陜西省種業自主創新工程,凝練現代糧倉、功能食品、智能農機、獼猴桃、茶葉、水產養殖、糧油加工、小雜糧、農業廢棄物利用等重點產業鏈,為全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同時,我省將建設農業現代化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影響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的解決,推動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我省將穩定支持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育種,布局青貯玉米、大豆、花生、蔬菜、小雜糧、食用菌等農作物育種;組織以龍頭企業為實施主體,以科研單位為創新載體進行糧田工程建設、糧田內涵建設、污染修復、利用管護等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進一步涵養土地、培肥地力;加強農田的信息化、糧食科技服務標準化部署,提高科技在糧食生產中的貢獻率,為全省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