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青島推動智能化改造,企業平均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7-03


    數據驅動 流水線也能有個性

      運營成本降低20%左右、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5%左右……近年來,山東青島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在家電、橡膠、軌道交通裝備等重點行業建成具有示范性的數字化車間或互聯工廠。
      幫助企業進行全流程設計再造、建成兼具個性化定制與效率的流水線……隨著智能化改造的推進,生產方式不斷優化,上下游資源加速整合,企業發展迎來了更廣闊的天地。
      
      智能化改造能帶來什么?
      從經營被經銷商扼住咽喉,到孵化出自有品牌,智能化改造后,房車生產商康派斯發展提速;
      從刻板的流水線生產到多樣定制化制造,智能化改造后,西裝廠商酷特從一個芯片里見識到數據驅動的力量……
      這些讓企業煥發生機的改變,發生在山東青島。近年來,青島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將互聯網創新基因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在家電、橡膠、軌道交通裝備等重點行業建成具有示范性的數字化車間或互聯工廠。
      一系列數據表明,智能化改造的優勢已然顯現——2019年底,當地對358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跟蹤評估的結果顯示,智能化改造后,企業的平均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0%左右、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5%左右。
      企業點單,轉型升級方案任意選
      在山東榮成康派斯新能源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房車制造車間里,一批房車正在加緊生產。公司副總經理于輝從智能車間走出來,腳下生風。“這次多虧了工業互聯網平臺!”于輝說。疫情防控期間,原有的板材供應受到影響,企業一批400臺房車的出口訂單一度面臨違約風險。“我們在海爾卡奧斯平臺發布需求的當天,就有生產廠家聯系了我們,后續訂單得以正常生產。”
      看著如今車間有條不紊的生產景象,于輝很是感慨:“幾年前,公司還只是為國外一家房車經銷商做代工,很難獲知市場的真實需求。”
      轉機發生在2017年底。為尋求轉變、開拓市場,在進行反復比對后,康派斯選擇了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智能化改造。
      “海爾卡奧斯進駐企業后,幫我們進行了全流程設計和再造。”于輝介紹,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后,康派斯產品的平均生產周期從原來的35天降低到20天,企業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大大提高,綜合采購成本也降低了7.3%。
      海爾卡奧斯采用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定制模式。“7個定制模塊,就像是我們提供的菜單,用戶需要什么就能提供什么。”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創新技術總監劉子力介紹,作為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卡奧斯已孕育出房車、紡織等15類行業生態子平臺,很多行業企業都可以在平臺上找到適合的智能化改造模式。
      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獲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來,海爾卡奧斯已接入全省4.8萬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7萬家。
      信息互聯,流水線生產定制產品
      一條西裝流水線上,一套套服裝次第在軌道上“滑行”,但款式、面料、風格、尺寸等細節卻各不相同。在青島市即墨區的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個性化定制和流水線生產的矛盾得以化解。這背后就是數據驅動的力量。
      “其中的秘密就在一張卡上,可以說是每套衣服的‘身份證’。”酷特品牌經理馬玉銘告訴記者。在這張卡的芯片里,存儲了個性化定制西裝的所有信息,包括衣服每個部位的尺碼、選擇的材料、縫制時需要的工藝等。
      每當接到上一流程傳來的產品,操作員都先找到這張卡刷一下,眼前的顯示器便會彈出全部信息。從面料選擇,到分揀、熨燙、包裝,都是靠這張卡片來進行流水線管理,不需要過多人工管理。
      “過去傳統服裝企業是先生產再賣,經常只能賣出七成的庫存。”酷特董事長張代理說,2003年開始,酷特投入資金,把3000人的工廠當作實驗室,逐步研發出眼前這條“更懂市場”的定制化流水線。
      酷特的成功轉型,吸引了不同行業的傳統企業前來學習交流。從不敢轉到主動轉,酷特智能工程系統總經理李金柱沒想到,僅僅幫助其他企業進行個性化智能改造,也能成為酷特的新增長點。
      服裝企業恒尼智造(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2017年,青島市政府搭建平臺,啟動了助推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即墨區有5家,包括紡織、輪胎等行業,其中恒尼智造對接的就是酷特。
      “之前一直想轉型,但不知道怎么轉,投入了不少資金和人力,費時費力。”恒尼智造總經理吳佳說,“酷特的智能化改造建立在已有生產線的基礎上,不用推倒重來,上手快、操作性更強。”
      一期改造中,恒尼智造在一條生產線上加裝了一卡驅動,人工效率提高了2.1倍,產能提高了75%,定制項目利潤至少提高30%。“前期效果很好,下一步還想做二、三期。”吳佳說。
      政府搭臺,對準關鍵環節發力
      “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是大勢所趨。”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姜波說。
      青島市2015年率先啟動了工業互聯網建設工作,形成了智能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模式。
      “政府搭建制造業創業創新平臺,標桿龍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姜波介紹,這些企業創新能力強、帶動作用大。青島支持他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普及的理念和模式,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向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輸出技術和模式。
      同時,中小企業也有自身優勢——機制靈活、結構簡單、信息傳遞及時準確等。結合這些特點,依托大企業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彌補中小企業在技術水平、人員儲備等方面的短板。
      “用互聯網思維和智能制造技術改進傳統生產方式,在連接用戶的同時,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產品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撐了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青島工信局工業互聯網處處長周林介紹,中小企業實現規模化智能化過程的關鍵是數據驅動,青島對準關鍵環節靶向發力,體系化推進產業基礎。
      近年來,青島出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認定標準,引導全市項目規范化建設。全方位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建立了擁有3380個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的培育項目庫。下一步,青島還將聚焦超高清視頻、智能家居等重點領域,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應用試驗場,探索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新范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3日 07 版)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