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萬農民借道“信息高速”奔小康
    來源: 新華網——青海頻道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5-06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暢通將成為貧困地區能否快速脫貧、能否實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

    隨著國家第三批、第四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在海東市建設完成,國家第五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不斷推進,如今海東市的“信息公路”已經基本建成,海東百萬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網絡架“橋”—— 農產品進城更便捷

    2017年,海東市獲批國家第三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項目自2018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其中樂都區、平安區由中國聯通海東分公司承建,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由中國移動海東分公司承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由中國電信海東分公司承建。項目于2018年11月全面完工,總投資5.67億元。

    國家第三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完工后,全市各縣區94個鄉鎮1200個行政村實現光纖全覆蓋。信息扶貧的推進,為偏遠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帶來了機遇。樂都區瞿曇鎮龍占村村民馬健康和海顯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以往種土豆不敢多種,就怕賣不出去在地里發了芽。網絡通了以后,種再多也不怕了,一部分在網上出售,一部分賣給當地的經銷商,基本上當月就能銷售一空。” 馬健康告訴記者,他們家里總共有10多畝地,以往就種土豆,都是在本地市場銷售,但銷售價格經常忽高忽低,市場上土豆多了就只能賤賣。前些年經人推薦,他開始將土豆通過網絡銷售,產品不怕銷售不出去了,銷售的價格也穩定了。

    “去年,市場銷售價在6毛左右,而網絡銷售的價格卻在7毛左右。近幾年我的種植規模也一步一步擴大,通過流轉土地的形式,我種植了近百畝土豆。”馬健康給記者算了筆帳,他50%的土豆是在網上銷售的,比市場上銷售能多掙2萬多,網上簽了訂單后,由賣家現場取貨,還能減少運輸成本。“這都是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馬健康說。

    同村的海顯材是村里的當歸種植大戶,光纖網絡進了村后,海顯材在龍占村和隔壁幾個村流轉了20公頃土地開始大規模種植當歸。海顯材告訴記者,以往,村民們的地里都是種小麥、菜籽、大豆等作物,因為當歸在本地沒什么市場,所以幾乎沒人種。現在通過網絡,他家的當歸一上市便被甘肅的銷售商收走,每斤當歸能賣9元,收入很不錯。

    網絡這根線,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廣闊的市場。海東市1200個行政村實現光纖全覆蓋后,越來越多的人像馬健康和海顯材一樣,通過互聯網的“橋梁”,讓更多的特色農產品“飛”入千家萬戶,如樂都區的大櫻桃、紫皮大蒜,平安區的金絲皇菊、羊肚菌,互助縣的盤繡、八眉豬,循化縣的線椒、紙皮核桃等,也因為網絡,更多的農民鼓了腰包。

    信號織“網”——咫尺天涯更有愛

    經常見見在外地工作的兒女,是樂都區蒲臺鄉羊起臺村何正英多年的心愿。2019年,中國聯通海東分公司在村內架起了信號桿,圓了何正英和全村村民的心愿。

    以往,何正英想給兒子打電話,屋里沒信號就去院子里,院子里沒有信號就去院門外,院門外仍沒有信號就去山坡上,打個電話需要轉一大圈才能找到信號。多少年來,這對于何正英和其他村民來說,早已成了常態。

    通訊信號不好,可苦了整個村的村民,平時外面的親朋好友想打電話進來,始終是無法接通的狀態。他們想給別人打電話,也只能漫山遍野找信號,微信視頻通話、微信搶紅包更是想也不敢想。

    為了徹底解決偏遠鄉村通訊信號不好的難題,海東市申請了第四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5月開工建設,2019年9月30日完工,總投資3.82億元。項目完工后,解決了全市614個行政村通訊網絡不好的問題,全市158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4G信號覆蓋。

    近日,記者來到何正英家,何正英夫婦和小孫子正坐在炕頭上與在外打工的兒子視頻通話。何正英告訴記者,兒子和兒媳婦經常在外地務工,每年只能在春節回家,小孫子由老兩口撫養,常年見不上爸媽,有時候實在不好帶。“現在好了,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視頻通話,就像在身邊一樣。” 何正英說。

    4G信號全覆蓋,不僅讓何正英遠在千里的親人近在咫尺,還讓何正英家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何正英告訴記者,羊起臺村搬到山下后,依靠村里的鄉村旅游項目,他在家門口開了間小賣鋪。4G信號進村后,他開通了微信支付,生意也逐漸好了起來。他專門建了微信群,方便村里的鄉親們進群購買一些日用品。

    何正英說:“手機還可以購票,通過手機還能學習一些烹飪、養花的技巧,也讓我們與外面的世界更近了一步。”

    信息跑“路”——基層組織更靈活

    “開會了!”“把村上的材料給鎮政府報送一下。”

    曾經,瞿曇鎮周家村村黨支部書記周鎬中一接到鎮上的通知,就會騎上自行車輾轉騎行幾公里山路,趕赴瞿曇鎮政府。

    “開會、報送信息全靠兩條腿走路。”周鎬中說,趕上冬季下雪天,山路滑,人根本下不了山,就只能向鎮政府請假。

    這是光纖和4G信號還沒進村前,周家村村“兩委”辦公的場景。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議大家不見面、少開會。而當時正是樂都區迎接貧困縣區摘帽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的關鍵時期,為了做好最后的迎檢準備工作,瞿曇鎮巧用“學習強國”的視頻會議功能開起了各村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安排會。“這要是放在以前,只能在村里干著急,或者通過電話聯系。”周鎬中說,現在,一般性的會議都會通過視頻會議召開,一般性的文件也會通過郵箱進行傳達。

    與此同時,在瞿曇鎮龍占村的黨員活動室里,村黨支部書記談國元正跟村里的十幾名黨員上黨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黨課是通過互聯網在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網站上進行,黨員們一邊認真看著視頻,一邊認真做著筆記。談國元告訴記者,以前的農村黨員除了村里有事會聚集在一起,平常的學習非常松懈。現在不僅每月組織黨員集中觀看現代遠程教育視頻,黨員們也會在網上“自學”。“通過加強學習,黨員們的黨性更強了,在村民們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更強了。”談國元說。

    為了讓海東群眾使用通信網絡更加便利,如今,海東市總投資7200萬元的第五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將在全市行政村4G網絡信號全覆蓋的基礎上,新建120個基站,對重點區域進行補白,真正實現網絡信號全覆蓋、無死角。


    地方動態

    首屆數字全民國防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