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下簡稱“兩新”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數據顯示,2024年“兩新”政策對拉投資促消費的效果顯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有力拉動了投資增長,以舊換新加快釋放消費潛力。展望2025年,隨著“兩新”政策更加有力有效地實施,我國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
“兩新”政策推動2024年經濟回升向好效果顯著
2024年“兩新”政策對經濟回升向好的推動作用顯著,其在穩定經濟增長、提振消費需求、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轉型升級以及改善社會民生等多個維度發揮了關鍵作用。
穩定經濟增長效果顯著。“兩新”政策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和促進消費升級,顯著推動了經濟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在政策支持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改造與升級步伐加快,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兩新”政策還增強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強了經濟對外部沖擊的適應性和抗風險能力。據測算,“兩新”政策拉動2024年GDP增長超過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兩新”政策在維持經濟穩定增長中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兩新”政策通過內需拉動和結構優化,有效緩解了外部沖擊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提振消費需求效果顯著。我國耐用消費品市場已進入存量優化階段,目前市場規模居全球首位,全國家電保有量突破30億臺,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通過實施以舊換新政策,耐用消費品得到有效更新,直接促進了消費增長,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報廢與置換更新量超過6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到110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實施呈現顯著的時間效應。2024年7月底政策力度加碼后,耐用消費品市場呈現明顯的V型反轉特征。8月份全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銷售額同比增長率由負轉正,9~12月份連續四個月維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一現象驗證了政策干預對消費市場的提振效應,同時也反映了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持續釋放。總體來看,以舊換新政策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超過1個百分點,惠及6400多萬消費者,推動7000多萬臺(件)綠色智能汽車、家電和家居產品進入普通家庭。這不僅促進了消費市場的繁榮,也加速了綠色智能產品的普及。
擴大有效投資效果顯著。“兩新”政策通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同時,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效激發了居民的消費熱情,推動了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市場的繁榮。這不僅優化了投資結構,提升了投資效率,還進一步擴大了國內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達15.7%,較同期全部投資增速高出12.5個百分點。從投資貢獻度來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6%,成為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核心動力,這表明“兩新”政策在促進投資流向設備更新和消費品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促進轉型升級效果顯著。“兩新”政策聚焦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有效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政策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技術創新,加速新產品與新技術的市場應用,提高了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例如,2024年一級能效家電銷售額占比達到90%。同時,政策倡導綠色生產,推動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測算結果顯示,2024年政策實施帶來的節能量約28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300萬噸,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新動力。總體來看,“兩新”政策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不僅加速了新興產業成長,也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活力。
改善社會民生效果顯著。“兩新”政策通過激勵企業和消費者的廣泛參與,有效縮短了固定資產更新周期,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顯著增強了居民的消費能力,滿足了社會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不僅加速了老舊設備的淘汰,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還推動了綠色智能產品的普及。此外,消費升級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繁榮,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全面改善了社會民生質量。數據顯示,“兩新”政策對民生改善具有關鍵性影響,顯著增強了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2024年末,制造業就業人數顯著回升,有效穩定了就業市場,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實支撐。
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推動2025年經濟持續回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在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作用下,不僅能夠看到消費市場的進一步繁榮,還能觀察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的深入推進,這些都將為2025年經濟持續回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從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政策看,其將在2024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圍和深化。一是政策擴圍與深化。2025年設備更新政策在2024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圍和深化。支持范圍已由原有的工業、能源、交通等領域延伸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的應用。政策鼓勵以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為載體,規模化實施設備更新,以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二是資金支持力度加大。通過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政策進一步加大了資金支持力度,優化投資補助方式,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并額外安排特別國債資金貼息,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企業設備更新積極性。三是存量設備評估與項目儲備。政策明確指出,需要依據技術、能耗、排放等關鍵標準對多個領域的存量設備進行全面的評估診斷,以確立設備更新的具體目標。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強化項目儲備能力,完善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依法淘汰落后設備,推動設備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四是老舊設備報廢更新補貼擴圍。根據最新政策,報廢更新補貼的范圍已擴大至包括“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老舊營運貨車,并新增水稻拋秧機、采棉機等農業機械的報廢更新補貼。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還提高了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其動力電池的更新補貼標準(增至每輛車8萬元),以進一步促進綠色交通的發展。五是政策協同與優化。通過“兩新”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政策跨部門統籌協調,優化項目申報、審核、資金發放等流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執行效率,確保設備更新政策高效落地。總體來看,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政策,通過擴圍、加力、優化流程和強化支持,推動設備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將為經濟持續回升提供有力支撐。
從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看,其在2024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圍和優化。一是資金分配機制優化。政策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其中資金分配機制綜合考量常住人口規模、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等多重因素,并向2024年政策執行較好的地區傾斜,確保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二是汽車報廢更新范圍擴大。政策將“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對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或低排量燃油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新能源車補貼2萬元,燃油車補貼1.5萬元,進一步推動汽車消費升級和綠色出行。三是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對轉讓舊車并購買新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新能源車最高補貼1.5萬元,燃油車最高補貼1.3萬元。具體實施細則由各地區結合實際制定,確保政策靈活性和針對性。四是支持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范圍擴大至12類產品,包括新增的微波爐、凈水器等。補貼標準為產品價格的15%~20%,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2024年已享受補貼的消費者2025年可繼續享受,進一步刺激家電消費需求。五是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購買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的消費者提供15%的補貼,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限補1件。該政策有助于推動數碼產品消費升級,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六是家裝消費品換新支持。政策加大對舊房裝修、廚衛改造等過程中購置物品和材料的補貼力度,促進智能家居消費。具體補貼標準由各地區結合實際確定,推動家裝消費市場繁榮。七是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政策推進。政策制定完善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細則,簡化操作流程,加強市場監管。對報廢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新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尤其是對換購鉛酸蓄電池電動自行車的消費者加大補貼力度,推動綠色出行。綜合來看,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通過刺激消費需求、推動產業升級、帶動產業鏈發展、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等多方面作用,對經濟持續回升將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還能為中長期的經濟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來源:本文原載于《中國金融》2025年第5期;作者:肖宏偉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政策仿真實驗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