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球AI風起云涌,中國AI獨領風騷。DeepSeek-R1顛覆人們對于AI的過往認知,打破了傳統AI發展路徑,一時登頂AI應用榜首。近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并通過各自的平臺和資源,實現了DeepSeek在多場景、多產品中的廣泛應用,為DeepSeek的生態和應用注入了強勁動力。
那么,三大運營商為什么要接入DeepSeek?運營商現有大模型怎么辦?接入DeepSeek給運營商帶來哪些商業變現?
為什么接入DeepSeek?
在AI飛速發展的當下,DeepSeek模型異軍突起。DeepSeek具備自強化學習優化算法和極致的工程優化能力,通過自主技術創新、數據效率提升、硬件優化、多模態融合、開源生態建設、應用場景創新等策略,逐步擺脫對傳統AI路徑的依賴,開辟了一條更具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這種獨立性不僅增強了DeepSeek的技術競爭力,也為AI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據《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了解,DeepSeek發布不久,三大運營商就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中國電信將DeepSeek技術應用于云網融合和智能化運營領域,通過DeepSeek的AI模型,中國電信加速了云服務的智能化升級,為企業用戶提供更高效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中國聯通已基于“星羅”平臺實現國產及主流算力適配多規格DeepSeek-R1模型,簡化調用流程,提升推理能力,為客戶帶來開箱即用的使用體驗,并全面接入聯通云桌面、編程助手等多產品場景。中國移動全面支持DeepSeek,推理成本優化,超13%顯著壓降,通過DeepSeek的強化學習算法,中國移動能夠更高效地管理網絡資源,降低延遲,提升5G網絡的覆蓋質量。
業內專家認為,三大運營商的接入,擴大了DeepSeek應用場景與用戶規模、提升技術迭代速度。一方面,三大運營商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如通信、物聯網、云計算等,DeepSeek通過接入這些平臺,可以快速滲透到更多行業和領域,擴大其影響力和用戶規模;另一方面,運營商的海量數據和多樣化場景為DeepSeek提供了豐富的訓練和優化機會,有助于加速模型迭代,提升性能。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eepSeek的接入為運營商提供了強大的AI能力支持,使其在用戶服務、業務創新、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占據先機。
專家認為,首先,DeepSeek作為高性能的AI大模型,可以幫助運營商優化客服系統、智能推薦、故障排查等場景,提升服務效率。例如,通過AI客服減少人工成本,通過智能分析提升網絡運維效率,從而為用戶提供更高效、更個性化的服務。其次,運營商傳統業務增長趨于飽和,接入DeepSeek可以幫助其開發新的AI驅動業務,例如,智能語音助手、AI內容生成、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等。最后,DeepSeek的接入可以幫助運營商從傳統的通信服務提供商向數字化服務提供商轉型,即更好地處理海量數據、優化網絡資源分配、提升運營效率、加速實現智能化和數字化目標。
三大運營商接入DeepSeek是雙方共贏的戰略選擇。對運營商而言,這是提升服務能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對DeepSeek而言,這是擴大應用場景、加速技術迭代和商業化的重要機會。這一合作不僅對雙方具有重要意義,也為AI技術在通信行業的深度應用和普惠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運營商現有大模型怎么辦?
在DeepSeek大火之前,中國電信星辰大模型、中國聯通元景大模型、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以及面向更多場景開發升級的行業垂直模型,已經是國內AI的主力軍。那么,隨著DeepSeek的全面接入,人們不禁要問三大運營商現有的大模型該何去何從?
運營商是AI領域的主導力量,在AI時代,運營商扮演著AI“新三者”的角色,即AI基礎設施的“筑基者”、AI模型應用的“賦能者”、AI智能服務的“創新者”。特別是隨著AI基礎設施化趨勢下,任何AI模型都離不開運營商的生態支持和應用賦值。
因此,雖然DeepSeek大行其道,但運營商自有大模型不會放棄或被取代。運營商發展大模型是由AI發展特點要求與運營商自身資源稟賦決定的。國務院國資委也明確要求,中央企業要走在發展AI的前列作出表率。因此,在接入任何一個爆款的大模型的同時,運營商不會也不可能放棄自有大模型。
但另一方面,DeepSeek的成功,卻給運營商發展AI帶來諸多啟示與借鑒。專家指出,未來,與DeepSeek互學互鑒,三大運營商現有大模型可從以下三方面發展。
第一,差異化發展。在引入DeepSeek的同時,三大運營商應聚焦垂直場景,將更多資源投入自研大模型的差異化發展上。三大運營商自研大模型的差異化發展不僅體現在特定行業領域的技術優勢上,還包括對特定用戶群體和需求的深度理解。例如,在政務領域,自研大模型可以根據政府機構的具體需求進行定制,提供更加貼合實際場景的解決方案。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自研大模型能夠構建獨有的數據安全體系,如中國移動的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對個人隱私數據進行脫敏處理。此外,運營商還可以利用自身豐富的用戶數據,進一步細分市場需求,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差異化的AI服務。
第二,深度融合發展。與DeepSeek相比,三大運營商現有大模型在技術和應用層面相對單一,DeepSeek的成功為三大運營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運營商可以從DeepSeek的開源策略、自強化學習優化算法、低成本運營、技術創新等方面吸取經驗,不斷優化和完善自研大模型的發展策略,根據行業需求定制,提供更專業服務。通過深度學習、遷移學習等技術手段,將DeepSeek的通用能力遷移到自研大模型中,實現技術的融合與互補。同時,運營商還可以利用DeepSeek的開源特性,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技術交流,共同推動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第三,引入C端思維。DeepSeek的成功表明,全民參與將幫助AI大模型快速成長,引入C端思維是三大運營商推動自研大模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重構數據閉環、打通B/C端數據通道,運營商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和行為習慣,為自研大模型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支持和訓練資源。同時,通過革新產品形態和打造“超級入口”,運營商可以將自研大模型嵌入到更多高頻應用中,觸達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在引入C端思維的過程中,三大運營商還需要注重用戶體驗和互動,釋放龐大的用戶生態資源優勢,通過開放輕量化模型體驗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和使用自研大模型,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和反饋意見,讓用戶成為模型優化的“共謀者”,構建“B端和C端聯動”新模式。
三大運營商在接入DeepSeek后,面臨著自研大模型的挑戰與機遇。通過差異化發展、深度融合等策略,結合市場與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自身算力網絡與用戶基礎的優勢,三大運營商可以實現自研大模型與DeepSeek的互補與共贏,推動AI技術的加速發展與應用。
如何加速AI商業變現?
據記者了解,三大運營商此次接入DeepSeek資源,主要集中在運營商云業務上。具體表現為,中國電信的天翼云通過多平臺支持DeepSeek-R1應用,提供從部署到推理、微調的全流程服務。中國聯通的聯通云基于“星羅”平臺實現了國產及主流算力適配多規格DeepSeek-R1模型。中國移動的移動云全鏈路深度扎根國產昇騰生態,全面支持DeepSeek,實現全版本覆蓋、全尺寸適配、全功能使用。
云業務是近年來推動運營商收入增長的重要戰略性第二曲線業務。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24年通信業統計公報,包括云業務在內的新興業務已占據25%。具體到三大運營商,2024年上半年,天翼云營收達到552億元,同比增長20.4%;移動云營收有504億元,同比增長19.3%;聯通云營收為317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4.3%。預計2024年,移動云和天翼云有望突破千億大關,聯通云有望突破800億元。
某運營商云服務支持DeepSeek列表。
當前,云業務雖然需求巨大但也競爭激烈,而智能化場景是云業務發展的重要賽道。作為目前增長最快的AI應用,DeepSeek接入三大運營商云,會讓運營商云業務應用更為豐滿。
專家分析指出,云+大模型,帶來AI即服務的體驗。一方面,不僅可以促進云基礎設施升級,DeepSeek的算力需求驅動運營商云資源擴容,帶動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底層設施服務收入增長,同時加速邊緣計算與AI芯片的協同布局。另一方面,還可以驅動SaaS服務創新,基于DeepSeek的通用能力,運營商可快速構建智能客服、營銷內容生成、行業數據分析等標準化SaaS產品,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并提升用戶黏性。此外,更可以完善生態構建,通過開放DeepSeek+云服務的API接口,運營商可吸引開發者生態入駐,拓展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垂直領域解決方案,實現從資源租賃到技術賦能的商業模式升級。
以中國移動為例,移動云上線DeepSeek,推出了多項豐富的“套餐”服務,能給“打工人”和“科研黨”提供幫助。不管是小型初創團隊還是大型企業集團都能精準匹配需求,通過深度集成融合DeepSeek模型搭載自研COCA算力原生平臺,能實現“開箱即用”,移動AI云電腦也將全面升級,用戶可選擇DeepSeek內核實現AI秘書能力。目前,移動云針對DeepSeek-R1模型定制算力方案,將為互聯網企業創新、高校科研提供高性價比算力與開發環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云業務集成也大致如此。
通過全面接入DeepSeek,運營商云平臺將實現AI能力的深度集成,會加速云業務增長,促進運營商第二曲線變現。云是第一場景,未來,DeepSeek可能會滲透到運營商更多領域。
開放和互聯互通,是技術決定的電信業的天然特征,運營商接入DeepSeek,對DeepSeek是重大利好,對運營商商業也是必然選擇。可以預期,運營商+DeepSeek,將促進AI發展范式的創新,也將助力AI應用普及和商業變現。(作者:胡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