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 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三駕馬車”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7-16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技術進步所驅動的產業升級,具體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產品或服務形態變化的業務升級;二是產品價值的躍升。從世界經濟史來看,所有成功成為發達經濟體的社會,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實現了“基于技術進步之上的產業升級”。

    從經驗上看,一個經濟體往往因為各種原因而面臨技術落后的風險。例如,發展中國家憑借低成本優勢承接發達國家成熟產業的產能轉移,一旦成熟技術轉移的紅利被“收割”完畢,而發展中國家本土企業既不能通過自身努力實現現有領域的技術水平提升,又不能將應用性技術轉型為原創性技術,其經濟增長就會進入長期相對停滯的狀態。無論是科學還是技術,都需要開放的環境。應用技術在互相開放的競爭狀態中才能得到改進。發展中國家科技人才流失也是其無法實現技術趕超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發展中國家自身培養的科技人才本就有限,而這些人才由于工作機會、經濟待遇和生活質量等原因,常常被發達國家的移民政策所吸引,導致發展中國家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制約了其發展的步伐。

    “新三駕馬車”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手段,即一大批有能力進行基礎科學研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一大批有能力把基礎研究轉化成應用技術的企業或機構,一個開放的金融系統。“新三駕馬車”必須相互配合。對我國而言,要通過“新三駕馬車”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在體制和政策層面作一系列改革。

    在基礎研究方面,大學和科研機構等戰略科技力量是基礎研究的主體。應保障科研工作者追求科研興趣的自由空間。同時,要改革目前的科研評審制度,使之更有利于科學家選擇感興趣的方向進行研究。此外,國家還應建立開放式實驗室,避免各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重復建設,提高實驗室和設備的使用效率。

    在應用技術方面,企業是應用技術轉化的主體。這個主體既可以是國有企業,也可以是民營企業,但無論是哪類企業,都應是市場或者商業化導向的。一方面,要建設開放的工業實驗室體系。工業實驗室體系是把基礎研究轉化為應用技術的最重要工具,中國已經建立了諸多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并且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工業實驗室的市場化改革不可或缺,尤其需要通過開放來提高其有效使用率。另一方面,要按區域進行勞動分工。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的區域分布不均衡,說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急迫性。各級政府應通過市場化改革,促進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此外,要確立開放的企業制度,對企業制度進行改革。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之間、不同地區和部委所屬國有企業之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間應當互相開放,大型民營企業應當向中小型民營企業開放。這種互相開放可以促成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拉長,從而增強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

    就金融服務而言,要加快建立風投體系。一方面,要鼓勵國有資本在風投中扮演重要角色。國有資本應和大學、科研機構合作,對基礎研究進行投資;和企業合作,對應用技術的轉化進行投資。政府的產業基金應該向民間資本開放,吸收、包容和引領民營資本的產業投入,實現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回報共享。另一方面,要發揮民間風投的作用,有效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科創領域。民間資本對技術轉化具有更強的敏感性和更大的靈活性,“走出去”之后也容易和當地資本展開合作。(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學勤講座教授、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鄭永年)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