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工作委員會介紹
1、成立背景
隨著能源行業深刻變革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能源信息化發展面臨多個層面的機遇和挑戰:
一是全球能源轉型挑戰,對我國能源信息化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國內能源數字化轉型壓力及能源結構優化和調整;
三是行業創新需求激增。
2、成立目的
能源工作委員會旨在政府、企業、行業和市場間發揮數據驅動、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的橋梁紐帶作用并構建創新賦能平臺,立足于信息化技術激發能源行業潛力,聚焦“數字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跨界應用和融合應用”,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能源行業潛力,成為能源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并通過創新驅動與探索,促進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能源行業的高效、綠色、智能化發展,同時提升我國在國際舞臺的能源信息化產業競爭力與話語權。
3、工作任務
(1)會員管理與發展:建立多元化會員體系,提供定制服務和專業發展機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知識共享和決策參與度,為會員在政策導向和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創造更多條件。
(2)能源企業信息化大會:匯聚各界精英探討能源信息化創新,以“數實融合 賦能未來”為主題,推動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以論壇、博覽會等多種形式,展示最新能源數智技術,激勵創新,促進行業內外和國際合作。
(3)能源論壇與交流會:搭建能源重點發展區域、重大產業領域問題的多元化協作交流平臺,旨在通過跨學科、跨部門的交流研討,推動能源產學研政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服務。
(4)科技成果評獎:科技評獎活動將在協會統一安排下,評選能源信息化領域的創新成就,強調原創性和實用價值,確保獲獎成果的國際領先水平,通過政企合作,增強獎項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促進能源數智化科技發展。
(5)標準化建設:通過協同跨界聚集資源,促進技術標準數據深度應用,提高標準制定效率,并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和國際合作,推動標準國際對接,提升行業競爭力。
(6)大數據應用:深度挖掘能源數字資源,支持政府政策和企業發展,促進數據共享,優化資源配置,并確保數據安全,提升行業智能化,支持能源大數據服務發展。
(7)培訓與咨詢:通過國際合作和專家資源整合,提供多樣化培訓,促進行業知識經驗交流,提供定制化咨詢服務,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強會員單位競爭力,推動能源信息化發展。
(8)媒體與品牌建設:通過與多種媒體平臺合作,舉辦行業活動增強權威性,同時采用內容營銷策略吸引更多年輕受眾,出版專業書籍和專欄文章,深化品牌建設,擴大在能源信息化領域的影響力。
(9)國際業務: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際能源組織、研究機構、企業及高校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能源信息領域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參與國際能源會議、論壇和展覽等活動;開展國際項目合作、國際市場拓展,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如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等;國際能源政策研究,舉辦國際能源論壇、培訓班等活動,提升行業人才的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
4、工作職責
(1)政策研究與建議:研究國家能源政策、信息化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建議和意見。
(2)行業指導與服務:指導能源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咨詢、項目評估、標準制定等服務,促進能源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
(3)專題研討:組織和參與相關會議和討論,就特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4)合理建議:定期向政府和總會以及相關部門和組織提交報告,匯報工作進展和提出建議。
(5)技術推廣與交流:組織推廣先進的能源信息技術和解決方案,舉辦學術交流、技術培訓、展覽展示等活動,加強行業內外交流合作。
(6)平臺建設與維護:搭建能源與信息化領域的信息交流平臺,促進信息共享與資源整合,為會員單位提供優質服務。
(7)自律與規范:制定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和行規行約,推動行業誠信建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5、會員單位
我們的會員單位涵蓋能源企業、新能源企業、信息技術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咨詢機構等多個領域,共同推動能源信息化發展。
6、會員服務:
能源工作委員會將為我們的會員提供以下服務工作:
(1)定制化咨詢服務
●戰略規劃:為企業提供能源信息化戰略規劃,包括長期發展目標、階段性任務、資源配置等。
●方案設計:根據企業需求,設計符合企業實際的能源信息化實施方案,包括系統架構、技術選型、實施步驟等。
●項目評估:對能源企業的信息化項目進行科學評估,提出改進建議,提升項目成功率。
●實施指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提供全程指導,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效果。
●資源對接:幫助企業對接政府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等,促進企業發展。
(2)標準制定
●參與國家標準制定:會員單位可以積極參與國家能源信息化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推動行業標準化進程。
●行業標準制定:在行業內發起并主導制定行業標準,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標準宣貫培訓:組織標準宣貫活動,通過培訓、講座等形式提高行業對標準的認知度和執行力度。
(3)政策研究與建議
●政策跟蹤:密切關注國家能源政策和信息化政策動態,及時收集并整理相關信息。
●政策研究:深入分析政策對能源行業信息化的影響,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
●政策建議:基于研究成果,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橋梁紐帶:作為政府與能源企業之間的橋梁,及時傳達政府政策導向,反映企業訴求。
(4)交流經驗
●組織會議:定期舉辦能源信息化經驗交流會、研討會等,邀請行業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與。
●在線交流平臺: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在線交流社區,促進行業內外人員的實時交流和互動。
●公眾號建設:建立能源工作委員會公眾號,及時傳達能源信息化政策等。
(5)能源智庫建設
能源智庫是能源領域的重要思想庫和智力支持平臺,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戰略與政策研究:圍繞能源信息化領域的重大問題、政策制定等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建議。
●行業數據與信息分析:收集、處理和分析能源信息化領域的行業數據,為行業提供客觀統計數據和信息支持。
●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廣:關注能源信息化領域的最新技術動態,推動新技術在能源行業的應用和推廣。
●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培養能源信息化領域的專業人才,與國際能源智庫進行交流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影響力。
●專家智庫:匯聚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旨在通過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
(6)論壇與沙龍活動
●高端論壇:圍繞能源信息化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舉辦高端論壇,邀請行業領袖、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
●專題沙龍:針對特定主題舉辦專題沙龍活動,要求會員單位深入探討技術、市場、政策等方面的熱點問題。
(7)技術推廣與產品宣傳
●技術展示:通過展會、技術交流會等形式展示先進的能源信息技術和解決方案。
●產品宣傳:利用多種渠道對會員單位能源信息化產品進行宣傳和推廣,提高市場認知度。
●合作對接:促進企業與技術提供商、產品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對接,推動技術成果的應用落地。
(8)課題研究與成果應用
●立項研究:針對能源信息化領域的重大課題進行立項研究,形成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研究成果。
●成果發布:通過期刊、網站等渠道發布研究成果,供行業內外人員參考學習。
●成果應用:推動研究成果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落地,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9)教育培訓
●專業培訓課程:設計并開發針對能源信息化領域的專業培訓課程,涵蓋戰略規劃、系統設計、運維管理等多個方面,舉辦能源信息化專業培訓班,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
●在線學習資源: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包括視頻教程、電子書籍、案例分析等,方便學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實戰演練:組織實戰演練活動,讓學員在模擬環境中進行實際操作和演練,提升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
(10)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
●組織評審:邀請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能源信息化領域的科技成果進行評審認定。
●獎勵機制:按照要求,根據獎項對優秀科技成果進行表彰獎勵,激勵行業創新活力。
●成果推廣:通過展會、論壇等多種渠道對獲獎成果進行宣傳和推廣,擴大其影響力。
7、會員價值
加入能源工委會,將為會員單位帶來以下價值:
●推動行業進步:通過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推動能源行業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提升企業競爭力:幫助會員企業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適應能力。
●促進政策落實:積極參與政策研究和建議工作,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意見,推動政策有效落地實施。
●加強行業交流:搭建行業交流平臺,促進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加強行業內外人員的溝通與合作,國際合作交流。
●激發創新活力:通過課題研究、技術推廣、成果評審等活動激發行業創新活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不斷涌現和應用落地。
二、組織機構
能源工作委員會設名譽主任、首席專家。組織機構:由主任、副主任組成能源工作委員會領導層,下設秘書處、綜合管理部、會員管理部、對外聯絡部、咨詢培訓部、項目開發部、傳媒品牌部、投融資部、國際業務部。秘書處是能源工作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
能源工作委員會組織機構圖
三、國際視野
我們致力于提升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能源信息化產業競爭力與話語權,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四、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裕民路12號E1座7層702
郵編:100029
電話:010-60776698;1391127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