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要素“×”勢而上 勾畫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藍圖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5-29

    在福建寧德三都澳大黃魚產區,養殖漁排上安裝的“5G+AI”智慧監控設施,讓養殖戶通過手機APP就能查看漁排上的情況。按照技術趨勢,未來AI可以識別大黃魚的尺寸和數量,計算漁排產量和魚飼料投放量,實現精準投資和產出,讓大黃魚養殖更加智慧。

    從福州長樂的紡織工廠,到泉州德化的白瓷工廠,智能生產線上都配備了“AI質檢師”,大大提高了產品瑕疵識別的準確率,提升了瑕疵檢測的速度,智能生產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這是數字福建建設成果的縮影,更是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真實寫照。5月24日至25日,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來自各領域的代表圍繞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展開碰撞,勾畫出一幅數據要素點亮新質生產力的新藍圖。

    數據要素“乘勢而上”

    本屆峰會是國家數據工作體系優化調整后,首次舉辦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題也聚焦在“數據要素”上,許多參展企業專門設立數據要素展區,全方位展示企業在積極加快數據開發利用、推動數據要素發揮乘數效應、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和價值方面的能力。

    基于數據要素×文化旅游的數智文旅平臺,可以智能分析出最適合游客的福建5A級景區;基于數據要素×工業制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海量數據的靈活接入和工業數據的集成處理以及建模分析……數字技術把數據要素的價值釋放出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智能新模式新業態應運而生。

    近年來,5G、AI、物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及智能設備的規模應用,推動數據生產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峰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澤字節(ZB),同比增長22.44%。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關村實驗室主任吳建平表示,我國是全球數據量最大、數據規模增速最快的國家。同時,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為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釋放提供了無限的空間。

    國家數據局掛牌成立后,與16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在峰會上,國家數據局會同多個部門發布首批20個“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從建立工業數據空間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加強信息共享,到融合農情、植保等數據提供歷史病害、監測分析等服務,再到融合材料數據提升開發效率……案例涵蓋了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12個行業和領域。

    不過也要看到,我國海量數據和豐富場景優勢潛力還需進一步釋放,峰會期間發布的《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全國數據存儲總量為1.73澤字節(ZB),但只有2.9%的數據被保存。存儲數據中,一年未使用的數據占比達到約四成,數據加工能力不足導致大量數據價值被低估、難以挖掘復用。

    在峰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要充分發揮其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推進數據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更大作用。

    新技術“閃亮登場”

    基于多模態大模型圖生圖技術,利用神經網絡算法引導AI大模型學習,參觀者通過拍攝照片就能實現“一鍵簪花”;從平板電腦上選擇茶葉種類、數量、外包裝要求等,機械臂便可自動取茶、封裝、鐳刻合蓋,為體驗者提供一份專屬定制茶葉……各類AI機器人成為峰會現場體驗區備受關注的熱點。

    支持30種方言混說的語音大模型,大大提高了語音客服的溝通效率;集數據、算法、經濟業務模型于一體的經濟大模型,提供經濟運行全領域監測服務,助力政府全面提升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各種大模型應用也在本屆峰會上“閃亮登場”。

    “人工智能的產生基于巨量的數據和全人類的知識,會自主學習、自主迭代,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和引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研究員、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殿中表示,大數據可以作用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主體,釋放出倍增效應。

    數據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血液;人工智能與數據要素就像是發動機與燃料,是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黃金組合;人工智能和數據是孿生關系……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特色活動之一“院士專家行”上,各方專家各抒己見。

    當前,我國多項數字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峰會上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擴容提速,算力總規模達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人工智能、5G、6G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高性能計算持續處于全球第一梯隊。

    產業界各方也將一起發力新技術新領域,向“新”而行,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添動能。在峰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電信將在人工智能、量子、網絡領域持續攻關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計算云平臺,加快6G網絡架構與標準研究,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展望未來,在“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的浪潮中,數字中國建設的步伐將持續加快,勾畫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藍圖。(記者 蘇德悅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