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 家:大模型將成為下一代信息系統發展的底層邏輯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28

    近日,由人民網·人民數據與阿里云聯合主辦的“大模型決勝未來,公共云提速創新”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作題為“AI大模型與一體化算力體系”主旨發言。

    當前已經進入生成式AI新階段。在單志廣看來,大模型最大的影響是將改變數字化發展和下一代信息系統的底層邏輯,它會形成一個引領未來信息化系統的新一代互聯網操作系統。

    “未來,如果大模型成為整個信息化發展的底層邏輯的話,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分立系統,比如說電商系統、搜索引擎、支付系統、社交網絡、智慧城市系統等等,可能在以后的信息化系統里將統一成一個業務系統,形成基于由大模型底層邏輯來支撐不同傳統應用的下一代信息系統,AI Agent將成為下一代平臺。”單志廣說。

    單志廣表示,大模型會把知識庫更好地構建。通過大模型+知識庫能夠改造現有的信息化系統,無論是智慧教育的因材施教,精準輔助醫療,還是未來面向C端的消費者產品的集成應用,包括未來無人駕駛、元宇宙的智能空間等,認知智能大模型的智慧涌現,將催生下一代互聯網人機交互的新入口。現在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的一些場景也會發生質的蝶變,過去“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用了大模型以后都會改變它的本質能力,實現更好的效果和體驗。

    未來的信息化系統大部分都是AI應用,因此需要打造AI算力。單志廣表示,現在算力結構有三種,一是以IDC為代表的傳統算力,二是支持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的智能算力,還有一個是超算。“以智算為主,支撐人工智能應用和產業非常重要。智算是支撐未來人工智能主要的算力條件。我認為,未來做好算力設施的統籌非常重要。現在國外大模型很熱,國外公有云增長很快,國內恰恰相反,反而是私有云算力增長比較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促進算力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

    在單志廣看來,中國智算發展要走共享化、高效化的路徑,而不是走部門私有、行業私有,要進一步提高算法、算力和數據資源的服務水平和能力。“整體來講,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應該加強科學謀劃。比如,算力網樞紐節點、集群如何遴選和布局?相互之間是什么關聯結構?如何進行‘數’‘算’匹配和協同?這些問題都涉及復雜巨系統的體系構建和業務運營,一定要有專業論證和應用牽引才能夠科學推進,才能保證未來的實際效果。”

    單志廣認為,當前算力體系中的主體應該是本地計算、近地計算,這樣才能保證實時性強的關鍵性業務。真正意義上的異地、跨域業務調度,要在算力體系的任務調度器,即業界講的算力網絡真正技術成熟之后才能實現。擁有有效的算力網絡作為業務調度器,加上高速、高服務質量的網絡條件支持,才能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東數西算”,目前比較現實的還是“東數西存”“東數西訓”“東數西渲”。(來源:新華網;記者:凌紀偉)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