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克力:深度解析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外延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12

    深度解析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外延——評黃群慧《讀懂新質生產力》

    生產力是人類從事生產活動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創新成為了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因素,而不再是傳統生產要素的簡單疊加。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興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新產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的新作《讀懂新質生產力》(中信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緊扣時代脈搏,融合學術與政策,深度解析了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外延,前瞻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動力。  

    01

    全方位探討:從理念到視野的多層次構建

    應當指出的是,盡管在短時間內,學術界對新質生產力的研究已取得初步進展,但鑒于時間所限,現有文獻多集中于從生產力理論發展的縱向脈絡出發,探討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及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這些研究主要追溯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生產力質變的影響,以及新質生產力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中顯現和演進的邏輯。然而,對于新質生產力如何融入到更為廣闊的經濟理論視野中,將其與新發展理念、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以及新型工業化等現代經濟政策框架相結合進行深度交叉研究,相關文獻尚屬稀缺。

    黃群慧的《讀懂新質生產力》一書,及時填補了這一研究空白。他以系統論的思維方式,開創性地構建了新質生產力系統的分析框架,從“要素—結構—功能”三維視角,全面審視新質生產力的本質特征和運行機制,將新發展理念作為指引,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載體,高質量發展和新型工業化作為動力源泉,深入剖析新質生產力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功能表現。書中明確提出,新質生產力系統不僅包含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更新換代,更重要的是這些要素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產生的質變,以及在產業結構、產業鏈條上的重組與優化。這一系統內的各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技術創新、知識溢出、資源優化配置等途徑,形成一種全新的、高度協同的生產力組織形態。

    基于此,該書進一步將新質生產力置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宏闊視野之下,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通過對新質生產力系統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當前中國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的政策舉措,從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參照。  

    02

    系統論視角:新質生產力系統的升維解讀

    從內涵來看,新質生產力是源自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生產要素創新配置,且具備高科技含量、高效能表現和高質量屬性的生產力形態。書中運用系統論視角,總結出新質生產力系統的多個維度:其突出特性反映的是創新驅動對于生產力進步的決定性影響;要素特質著重探討了科技創新如何引發勞動、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重組;結構承載展示了新型工業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何孕育新質生產力;功能取向則深入挖掘了新質生產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新質生產力作為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不僅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關鍵任務。由此,從外延出發,《讀懂新質生產力》一書進一步拓寬視野,橫向拉通新質生產力與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型工業化和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密切聯系。新質生產力政策導向的實踐路徑,包括但不限于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產業升級、以新型工業化戰略推進現代化建設、以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強化實體經濟根基、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全面展開。

    舉例而言,無論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還是新發展理念,與新質生產力之間都有著很強的關聯。從本質上來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機理就是以創新驅動發展,就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居首位的創新發展理念。從源頭來看,新質生產力的產生離不開科技創新,特別是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應用,這些先進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動能,賦予經濟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量的特征,促進經濟增長由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

    書中尤為強調,應塑造新型生產關系保障新質生產力充分涌流,通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區域壁壘來推進市場要素高效暢通配置,堅持制度型開放、優化市場環境和產業政策來釋放經濟增長潛能。為此,特別指出深化改革既要破除傳統體制對創新要素流通的阻礙,又要積極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規則,通過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助力國內資源優化配置和國際經濟循環的互促共生。

    03

    新治理方案:面向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參考

    《讀懂新質生產力》一書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指導意義,不僅深化了對中國新發展階段生產力性質和動力機制的理解,更為中國經濟如何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中培育新質生產力,進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目標,提供富有洞見的詮釋和極具啟發性的對策建議。特別是對于相關研究者及決策層而言,這是深度理解中國經濟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在后半部分對新型生產關系的塑造、宏觀經濟治理現代化的探討中,進一步體現出新質生產力在推動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深遠意義。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需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體系,在全球經濟治理新格局中彰顯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縱觀全書,《讀懂新質生產力》深入探討了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而且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過程中,揭示中國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致力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愿景。可以說,從解讀中國經濟增長邏輯到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想啟示與行動向導。作為本書主編,特向廣大讀者推薦閱讀,必能開卷有益。(作者系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  朱克力)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