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吳貽伙)如何在“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中用心用情辦好關乎人心向背的民生案件?日前,安徽省檢察院印發實施的《全省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特別強調要注意發揮數字賦能檢察監督的作用,充分激活、用足用好檢察內部數據,主動拓展、合理使用外部數據,推動解決民生領域類案監督、深層次監督等問題。
據介紹,為做實“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方案》結合安徽實際,提出聚焦民生重點,推動數字賦能監督,要求以專項行動為抓手,圍繞民生治理難點、人民群眾關注焦點等做好模型創建、應用等工作,積極組織推廣經過實踐檢驗有助于提升辦案質效的大數據模型,使其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內發揮作用。
《方案》不僅對最高檢部署的11項行動重點逐一細化了具體舉措,還增加了“深入推進民事檢察和解息訴和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這一重點任務,要求各地在專項行動中,堅持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檢察版,在民事和行政檢察履職中注重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綜合運用監督糾正、以抗促調、促成和解、司法救助、釋法說理等方式,在辦案各環節全過程推進民事和行政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