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栗翹楚)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演進,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在不斷創造新的生產供給、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并發表演講。
劉烈宏表示,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呈現出數字基礎設施支撐更加有力、數據要素活力更加迸發、產業數字化轉型更加深入、服務業新業態更加活躍、公共服務更加普惠五方面特點。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進一步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加快破除阻礙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圍繞優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推進以下5方面工作:
加快完善數據要素基礎制度體系。當前,制約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的卡點堵點問題依然突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還需完善。同時,也要認識到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具備復雜性、長期性,國家數據局將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出一批可落地的政策文件,回應社會關切,逐步構建有利于保護各方權益、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數據產權制度,加快培育多樣化多層次的數據流通交易體系,探索建立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的收益分配機制,不斷完善多方共同參與的數據安全治理機制。此外,國家數據局還將配合財政部積極推進“數據資產入表”,及時解決入表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加快完善數據資源相關會計制度。
不斷激發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活力。不同于其他傳統要素,數據只有與場景結合,才能改變傳統生產函數,更好實現數據價值。去年底,國家數據局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就是要通過開展試點、舉辦大賽、征集案例等方式,挖掘并推廣一批典型應用場景,以深化數據應用,為不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營造更廣闊的空間。同時,正積極推動公共數據資源管理和運營機制改革,希望以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引領撬動各方數據的融合應用。國家數據局還將大力推動企業數據的開發利用,處理好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在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更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去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算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更加突出。目前,國家數據局在產業生態、算力供給、網絡傳輸、業務調度、系統運營、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部署,目標是構建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希望通過優化算力布局更好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同時,國家數據局正在探索布局數據基礎設施,加快數據空間、高速數據網等技術的研究,推動區塊鏈以及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等隱私計算技術應用,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環境,為促進跨行業、跨地域數據要素流通、開發、利用提供支撐。
不斷培育壯大數據產業生態。數據要素開發利用離不開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參與。當前,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尚在起步建設階段,從發展情況看,大致可歸為3類,第一類是各地實踐探索的數據交易機構,為買賣雙方提供展示、撮合、交付等服務;第二類是企業圍繞業務協同等自發開展的點對點數據流通交易;第三類是行業數據流通交易平臺。不論哪一種模式,都是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的積極探索,吸引、培育、集聚了技術型、服務型、應用型等多種類型的數據商,以及提供數據合規、質量評估等的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但無論哪種模式,也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真正為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創造價值。國家數據局將加大對各類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繁榮數據開發利用產業生態,也歡迎國內外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共享發展紅利。
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伴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只會越來越深,在推進數據領域高水平開放方面,上周剛剛出臺《扎實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規定》,這兩份文件均明確部署要不斷優化數據跨境流動規則。特別是跨境新規豁免了跨境寄遞、跨境支付等場景,延長了數據安全評估的有效期,更好促進數據安全高效跨境流動。后續國家數據局還將結合實施情況,及時協同相關部門不斷迭代完善政策,持續加強多雙邊數字領域合作,與主要經貿伙伴國家和地區攜手建立數據跨境流動合作機制,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數字領域規則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