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克力:新質生產力呼喚新型生產關系
    來源: 朱克力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3-14

    2024全國兩會拉開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我國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是什么關系

    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互為促進。新質生產力代表著先進的生產能力和創新的技術手段,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而高質量發展則是在新質生產力支撐下,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可從兩方面入手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沒有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就難以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包括科技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等,創新能夠帶來更高效的生產方式、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進步。在諸多創新中,科技創新是關鍵,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另一方面,高質量發展也是新質生產力得以充分發揮的保障。高質量發展要求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因此要求進一步聚焦綠色發展與數智未來,加力發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錨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也意味著,應當通過深化改革、優化環境、提高人才素質等措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條件,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因此,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各地各部門需要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新質生產力為支點推動高質量發展。 

    培育新質生產力存在哪些堵點卡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通過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那么,目前在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存在哪些堵點卡點?

    一是經濟體制方面的束縛。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存在市場準入門檻高、行政審批繁瑣、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市場經營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影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二是科技體制方面的制約。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支撐,但當前科技體制還存在一些不利于創新的問題。比如,科研管理機制不夠靈活、科技評價標準不夠科學、科技成果轉化難等。這些問題導致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不夠優化、創新效率不高。

    三是人才方面的短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才支撐,但當前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高端人才短缺、人才培養機制不夠完善、人才流動不夠順暢等。這些問題限制人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發揮。

    針對以上堵點卡點,需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加強政策落實力度。同時,還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研管理機制,完善科技評價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此外,還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人才流動和優化配置。

    推動科技創新需要怎樣的環境

    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對于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具有決定性作用。在此過程中,政府、企業、高校院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制定并實施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者提供法律保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同時,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包括簡化審批程序、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公共服務等,為科技創新提供便利條件。

    企業應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企業要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式,拓展市場空間;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隊伍,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高校院所則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之一,需要發揮人才和科研優勢,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高校院所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探索未知領域和前沿技術;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形成多學科聯動的創新體系;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離不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協同的創新環境,需要政府、企業、高校院所等多方共同努力。在相關支撐方面,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有賴于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隊伍、充足的研發投入以及包容的創新文化氛圍等。具體來說,需要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包括科研管理機制、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激勵機制等;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隊伍,包括科研人員、工程師、創業家等;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科研設備和實驗室的建設水平;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鼓勵創新思維和冒險精神等。

    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要把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從理論走向實踐、從實驗室邁向市場的關鍵一躍,為此需要把握幾個核心環節:首先是市場定位與需求分析,在研發初期就深入市場進行調研,明確技術應用的行業領域、市場規模和競爭態勢,確保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的高度契合;再者,需要產學研深度融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需要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形成創新鏈條的有機銜接;此外,還需要金融支持和政策引導。例如,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并通過稅收、貸款等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新質生產力呼喚新型生產關系。期待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釋放新動能和新活力,為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提供良好環境,以新質生產力為支點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