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賴明勇: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紅利
    來源: 中新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02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與核心資產。在2021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主委賴明勇表示,應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紅利。

    “無論是火熱的新興消費,還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政務服務,數據已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和服務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賴明勇說,數據既催生了大量新興產業,也成為產業與產業之間融通發展的催化劑。

    賴明勇指出,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為要素之一。從某種意義來看,信息化社會,數據已成為比傳統要素更為重要的發展要素。

    當前中國數字經濟在政策搭建、發展規模、融合應用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還存在流動性差、“數據割據”和“信息孤島”現象并存等問題,數據經濟紅利與數據創新活力亟待釋放。

    “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數據開放共享是基礎。”賴明勇建議,搭建開放數據平臺,研究制定公共數據開放條例和探索非公共數據多維度開放機制,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數據、企業以及個人等數據資源,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

    在賴明勇歷年的調研中,從湖南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的5G高清視頻到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的“無人駕駛”,從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的“超級計算機”到三一重工的智能制造生產車間,都記錄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生動注腳。

    在他看來,發揮數據經濟價值,既需要建設以數據為核心的物聯網基礎設施體系,又需要推動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發展。應持續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并加快數據整合融通運用于應用場景,引導數據資源與產業創新要素深度融合。

    如何抓住數據機遇?賴明勇指出,我們常常提到“數字鴻溝”,或許跨過鴻溝就可能發現機遇。比如讓數據應用更加便利,普及到老年人等難以普及的群體;讓數據輻射發展相對落后地區,挖掘鄉村機遇賦能鄉村振興等。總之,數字經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