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算力規模全球第二,AI專利數占全球六成!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來源: 央視新聞 作者: 發布時間: 2025-08-14

    8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要點速覽→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實現長足發展。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到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經過多年持續攻堅,我國在數字領域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展示出我國顯著的發展成績。集成電路加快布局,形成覆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國產操作系統加速崛起,鴻蒙系統生態設備總量突破11.9億臺,為手機、汽車、家電等1200多類產品裝上“智能中樞”;我國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60%。

    我國去年推出了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21項政策,今年還將推出數據產權等10多項制度,一批圍繞數據匯聚共享、開發利用的數據企業正在孕育興起,標準、規范不斷推出,數據交易日趨活躍,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正在加快構建。

    據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的研究數據,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數量超40萬家,數據產業規模達5.8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17%,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包含北上廣深等25個城市在內的數據流通節點城市,布局了16個省市區的數據基礎設施架構,并在今年7月底全面完成了互聯互通。預計到今年年底,相關節點城市規模將擴大到50個左右,覆蓋80%的省市區,為數據規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設施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國內多數模型使用的中文數據占比已超過60%,有的模型已達到80%。中文高質量數據的開發和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使得我國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在數據市場“軟環境”建設方面,國家數據局積極推動數據交易機構的優化布局和進一步整合,同步推動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實現數據產品“一地上架,全國互認”。

    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量達41.06澤字節(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簡稱ZB,1ZB大約等于1萬億GB),縱向看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多,橫向看在全球占比達26.67%。人均數據生產量是“十三五”末的2.2倍。

    當前,我國網民數量達到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9.7%,在各部門、各地區共同努力下,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服務正惠及更多百姓。

    智慧醫療服務擴面提速,全國互聯網醫院年服務量超過1億人次,全國醫保碼用戶超過12億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慕課也就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建設數量和應用規模都居世界第一。


    地方動態

    第二屆能源數智化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中國信息協會網絡直播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成員代表大會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出席2025低空經濟發展大會

    中國信息協會數據標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成員代表大會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