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時適應個人腦活動模式 AI解碼器讓思維“躍然紙上”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5-02-13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AI)的“讀腦術”,能將人的思維轉化為連續文本,而無需用語言說出來。這一腦部解碼器僅需大約1個小時,就能適應個人獨特的腦活動模式,或為語言障礙患者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工具,也為開發未來神經技術和下一代腦機接口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當代生物學》雜志。

    傳統的腦機接口技術依賴于長時間的數據收集和復雜的算法訓練,以識別和解釋大腦信號。這種方法不僅耗時,而且對參與者的耐受性要求極高。而新工具被視作重大突破的關鍵在于,它適應每個人的腦活動模式速度非常快。相比之下,早期技術需要參與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中躺16小時來訓練腦解碼器。

    新技術創建了一種基于語言的腦機接口方法,而無需任何程度的語言理解。研究人員采用了觀看無聲短視頻的方式,并結合一種轉換器算法,將新個體的大腦活動映射到之前用于訓練大腦解碼器的數據集上。這使得新用戶只需1小時培訓時間,即可使用解碼技術。

    此外,在模擬失語癥患者的腦損傷條件下,改進后的解碼器能將他們腦中所想的故事轉化為連續文本。這顯示出該工具幫助失語癥患者的潛力。當前,研究人員正與失語癥專家合作,測試這種改進后的腦解碼器是否能幫助失語癥患者改善其溝通能力。

    這項研究也意味著,通過語言和視覺途徑訪問語義具有非凡的價值,相關技術也能為神經科學研究開辟新的可能性。而在應用層面上,它將很快幫助到那些難以訴說或理解語言的人群。(記者張夢然)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