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關鍵推動制造業綠色化
    來源: 中國發展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9-18

    摘要:也要看到,當前還存在綠色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卡脖子”、企業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未來應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前不久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的深度融合”,旨在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作為壯大與夯實實體經濟根基的關鍵要素,制造業的作用毋庸置疑。如何實現制造業從傳統高污染、高能耗,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方向邁進,值得分析。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近年來,我國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融合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制造業的應用獲得拓展與深化。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已超過4500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建設。同時,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3年新增裝機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470臺,10年間增長近19倍。以電動汽車、光伏產品和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我國新的出口增長點,2023年全年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29.9%。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有力推動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融合,助推了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比如,2021年9月份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建設綠色制造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同年10月份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融合發展,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技術改造。

    也要看到,當前還存在綠色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卡脖子”、企業轉型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未來應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一方面,鼓勵和支持制造業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加強對企業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融合發展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體系,形成導向鮮明的指引支持規范體系。鼓勵支持先進制造業,對傳統制造業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發展和完善綠色供應鏈。

    另一方面,加大財稅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設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等方式,增強企業綠色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實施產業發展的綠色化、低碳化改造提升。完善稅收優惠激勵措施,對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提供稅收優惠,發揮綠色信貸牽引作用,對能源革命、產業升級、生態保護等領域的重大項目提供綠色信貸,解決好綠色轉型的融資問題。(楊 煉)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