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聯合浪潮云信息技術股份公司研究編制的《數據空間關鍵技術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專場活動—“云端眺望 數智共生”2024浪潮云數智未來大會上正式發布。《報告》梳理了數據空間概念提出過程、目標愿景、主要特征和建設進展,提出了數據空間的業務、功能和技術框架,分析了數據空間的信任體系、數據互操作、流通控制、分布式架構等關鍵技術路線,總結了數據空間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未來發展建議,旨在凝聚廣泛社會共識,為有關單位和行業提供建設參考。
《報告》指出,數據空間旨在為數據創建一個互聯的生態系統,使數據在不同組織和行業之間安全、透明地流動,同時尊重數據隱私和治理的要求,具有“基礎設施、數據主權、治理機制、商業模式、價值遵從、開放參與”6個關鍵特征,已成為促進數據流通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歐洲已經開展178個數據空間的項目實踐,我國也積極跟進,但總體上看,數據空間的建設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
《報告》結合我國數據流通利用需求和現狀提出了數據空間技術架構。從業務上看,數據空間中包括數據供給方、數據使用方、數據空間運營方和第三方服務商。從功能框架上看,數據空間可以分為運營管理、數據連接器、第三方服務三大類功能。從技術框架上看,數據空間的關鍵技術包括信任體系、數據互操作、訪問和使用控制、分布式架構四個方面,其核心是依托連接器,實現數據面和控制面分離。
在發布會上,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徐春學表示,當前,數據空間面臨產品技術供給不足、標準規范難以統一、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等問題。應建立由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合作平臺,通過制定統一架構標準,引導企業在統一架構下規劃設計和建設數據空間,鼓勵各研究機構和企業在統一架構下推進技術研發和產品驗證,通過研發補貼、稅收優惠和專項資金等方式,加強對數據空間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強政策引導,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行業率先探索數據空間的應用。
下一步,國家信息中心將繼續加強相關研究以及同各類機構的合作,向社會提供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加快推進我國數據空間探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