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關靈子)記者從人社部獲悉,為及時反映職業發展變化和趨勢,2023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通告,向社會公開征集新職業信息。經有關機構和單位申報建議、專家評審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今年5月,面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日前,在吸收采納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正式發布了生物工程技術人員等19個新職業和汽配銷售經理人等28個新工種信息,并調整變更了11個職業(工種)信息。
記者了解到,19個新職業分別是:生物工程技術人員、口腔衛生技師、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云網智能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有色金屬現貨交易員、用戶增長運營師、會展搭建師、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電能質量管理員、版權經紀人、網絡主播、滑雪巡救員、氫基直接還原煉鐵工、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
此前,在人社部2024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王曉君表示,新職業是指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未收錄的職業。“此次公示的新職業,緊緊圍繞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等要求,突出數字化、綠色化、生活化,反映了新技術、新趨勢、新需求的發展變化。”王曉君說。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批新職業中,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等數字職業大量涌現。王曉君也提到,為滿足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人才需求,2022年版職業分類大典首次標識了數字職業97個。此次公示的新職業,也大多和數字經濟有關,近一半被標注為數字職業。同時,綠色職業擴容增量。為適應新型低碳綠色領域和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加快綠色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2022年版大典中標注的綠色職業有134個。隨著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綠色職業序列進一步豐富完善。此次公示的新職業中,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電能質量管理員等被標識為綠色職業。
此外,王曉君表示,近年來,生活服務類職業序列不斷完善,網約配送員、健康照護師、社群健康助理員、民宿管家等生活服務類職業陸續發布。為滿足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需求,這批新職業中新增了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滑雪巡救員等一批生活服務類新職業。
據悉,為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職業分類體系,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建立完善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實施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此后每年發布1至2批新職業信息。2022年,修訂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職業的發布,對于開發就業崗位,引導職業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促進就業創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