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發展要“卷”應用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7-08

    應用!應用!應用!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會堂里、展場內,氣氛比上海38℃的天氣更火熱。6位圖靈獎、諾貝爾獎得主,80余位國內外院士,20位海內外高校校長,上百位頭部企業“大佬”齊聚一堂,盡管他們專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但識見“不約而同”——AI發展已經來到發力應用落地的關鍵時刻!換言之,AI不會替代人,但擅長應用AI的人將會替代不會使用AI的人。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認為,“AI發展既要重視大模型技術研發,更要重視推動大模型應用”。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要讓AI不僅能做事,還能做更復雜、更具創造性的事。”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說:“沒有應用,基礎模型將一文不值!”他甚至發出“不要‘卷’模型,要‘卷’應用”的呼聲。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創始人王堅給出了一個有意思的不等式——“跟現有的基礎模型比,我們的應用做得還不夠好;跟現有的算力能力比,我們的基礎模型做得不夠好;跟現有的電比,我們的算力還不夠”。

    螞蟻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井賢棟表示:“要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便利每個人的生活。”

    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首席執行官張平安則認為,“C端、B端的創新不夠,下一個創新方向應該是更快速地開放行業場景,讓AI能在行業應用上構建起領先優勢”。

    會堂里,思想碰撞出“要大力發展AI應用”的激烈火花,展場內,超1500項各類應用和產品更是“百花齊放”,擠爆5.2萬平方米的世博展覽館展區。大模型及相關應用首發首秀不斷登場,“青龍”等數十款最新機器人列隊迎賓,AI終端產品加速涌現,特鋼行業全球首座“燈塔工廠”實力吸睛,100個初創項目團隊項目等待孵化,產品應用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化賽道上千帆競逐。

    政府也在密集出臺政策、措施為AI應用護航。

    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為推動人工智能更好賦能新型工業化,服務社會、造福人民,工信部正加快應用落地,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優勢,以需求為牽引,積極推進智能技術在制造、交通、民生等垂直行業的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上海市副市長陳杰介紹,上海正加強人工智能的落地賦能,以通用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推動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深度融合,加快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記者也了解到,工信部等四部門已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將開展智慧城市、科學智算、智慧農業、智慧能源等領域行業應用標準,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安全、治理等標準研究。

    為什么是AI應用?

    有咨詢機構預測,至2030年,AI將顯著推動中國GDP增長26%、北美GDP增長14.5%,預計為全球貢獻約10.7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超5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40%,體現了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廣泛應用AI、5G、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的重要性。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當下,大力發展AI應用,讓其更快、更好地賦能生產、生活、治理成為大勢所趨。

    信息通信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既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也為其他領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更好落實“人工智能+”行動,已經成為行業的時代重任。

    使命光榮、前途光明,但我們應當認識到,雖然當前全球已經進入AI驅動產業革命階段,但除了安全、倫理等問題外,生成式AI發展還面臨算力、能耗、數據集、標準化、商業模式等諸多挑戰。唯有進一步開展基礎設施創新、夯實AI智能底座,加強關鍵技術創新、構建AI核心能力,才能更好實現產品創新、打造更豐富的AI原生應用,從而推動千行百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負新時代。(記者 鐘凌江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