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飛”出新賽道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5-23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低空經濟領域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通航企業689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產業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以“低空經濟+”為基礎的應用場景得到不斷拓展。“低空經濟+旅游”,滿足新型旅游消費需求。“低空經濟+農業”,以精細化生產推進農業現代化。“低空經濟+物流”,智慧物流服務數字化生活。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活動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確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作為前沿技術催生的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的加速騰飛有望帶動萬億量級市場。當前,多地正在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黃金窗口期,加速形成低空經濟產業集聚效應與創新生態。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低空經濟產業將助力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

    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是一片新藍海。具體而言,我國通用航空不斷發展,無人機產業保持全球領先,下游應用場景不斷增加,警用航空等領域加快發展。在不斷完善的頂層設計的支持下,各地積極提高適航審批效率,持續放寬低空經濟產業市場準入、完善監管制度、健全法律法規。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展與關鍵技術的突破,低空經濟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低空經濟領域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通航企業689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作為低空經濟市場主體,我國傳統通用航空市場持續擴張,新通航領域發展迅速。從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器保有量、飛行小時數與通用航空運營企業數量等相關指標來看,通航市場景氣度再創新高。總體來看,我國傳統通航市場發展可圈可點,“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建設成效顯著,常態化航空醫療救護與航空應急救援等通航應用場景深入發展。隨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續推進、低空空域資源進一步釋放,以eVTOL、無人機、UAM等為代表的新通航賽道實現了破局發展。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無人機設計制造單位有2000家左右,運營企業接近2萬家,國內注冊無人機126.7萬架,比2022年增長32.2%,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新通航在“低空+數字”“低空+應用”的結合過程中展現出較強的創新精神與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國無人機產業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在技術的支持下不斷拓展實際應用場景。我國在無人機應用技術、無人機導航與控制技術、無人機電動能源技術、無人機光學技術等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無人駕駛技術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在先進技術的賦能下,我國無人機銷售額在全球的占比達到了70%以上,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此外,我國無人機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農林植保、文教娛樂、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領域,依靠低空經濟輻射帶動能力實現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比如,警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機在追捕逃犯、巡邏監視、鏟毒禁毒、反恐防暴、交通管理、大型活動安保及社會救援救助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未來低空經濟產業將繼續以通用航空為主體,以無人機產業為主導,在低空消費市場的拉動下向技術突破、產業融合、綠色環保等方向進一步發展。當然,目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低空消費拉動作用有待提高,“卡脖子”技術問題仍然存在,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需進一步完善。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廣泛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產業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其在具體應用場景的實踐開展依賴于上中游產業鏈與下游產業鏈的融合銜接。在上游產業鏈,低空經濟主要集中于計算機輔助軟件開發、關鍵原材料生產以及零部件制造。作為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中游產業鏈包括低空產品生產、飛行器載荷研發以及地面系統搭建。通過適航審批、獲取空域資源后,上中游低空經濟產業與多領域產業融合發展。以“低空經濟+”為基礎的應用場景得到不斷拓展。

    “低空經濟+旅游”,滿足新型旅游消費需求。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完善郵輪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發展政策”,“選擇一批符合條件的旅游景區、城鎮開展多種形式的低空旅游,強化安全監管,推動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和航空飛行營地建設”。“低空經濟+旅游”能夠提供多元化旅游產品,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例如,具有高產品附加值的低空旅游交通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費客群,提供景區直航、私人飛行和商務飛行等服務。

    “低空經濟+農業”,以精細化生產推進農業現代化。準確把握無人機發展前沿態勢,拓展低空經濟產業鏈,在鄉村全面振興領域積極開展項目場景應用實踐。我國“低空經濟+農業”發展較早,其重要載體是植保無人機。植保無人機能夠在W類空域(低于120米)范圍內助力農業生產,在G類空域(120米~300米)范圍內支持林業管理。通過地面系統的實時監控與指揮,植保無人機能夠完成播種、施肥、滅蟲、植被保護、火情監控及促雨撲火等一系列農業生產工作。

    “低空經濟+物流”,智慧物流服務數字化生活。“低空經濟+物流”是目前低空經濟商業化應用最廣泛的場景。相比傳統物流配送方式,無人機配送能夠大幅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與安全隱患。近年來,順豐、阿里、京東等企業紛紛依據自身業務特點搶先布局低空物流。例如,美團無人機已經更新到第四代,能夠適應97%以上國內城市的自然環境要求。截至2023年底,順豐旗下豐翼科技全國累計飛行400余萬公里,貨物運輸量超1500噸,累計運輸貨物近300萬件,全國運輸突破80萬架。可以說,低空經濟中的無人機產業既是城市數字化配送的“加速器”,也是傳統物流升維的“新武器”。

    盡管“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眾多,但我國低空經濟處于起步期,低空消費不及預期。總體而言,我國低空消費拉動作用仍有待提高。從需求側角度看,收入水平、消費習慣、專業技能等因素限制普通消費者對低空經濟消費的欲望與需求,低空產品落地大眾消費市場仍存在一定困難。從供給側角度看,我國通航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與穩定的盈利能力,市場需求開發較為不足。此外,低空消費市場仍缺乏合理規范與有效監管,商業運營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待完善。(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沈映春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