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高水平科普助力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學院第20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5-21

    和大科學裝置“零距離”接觸,走進“神秘”的科研實驗室,現場看科學家演示神奇的科學現象……5月18日,中國科學院第20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正式啟動,為公眾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學盛宴。

    公眾科學日活動上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如何以高水平科普促進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前往活動現場進行采訪報道。

    科研院所“打開大門迎客人”

    月壤是什么樣的?我國科學家從月壤中發現了什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舉辦的“閱壤”主題展,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參觀。面對他們充滿想象力的提問,科研人員耐心解答。趣味性十足的問答間,探索太空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種下。

    18日至19日期間,中國科學院百余個科研院所和院屬高校“打開大門迎客人”,一線科技工作者與公眾面對面交流,旨在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海光源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常熟農田生態系統、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等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都揭開了平日的“神秘面紗”。

    ——體驗美麗化學、探索聲音奧秘、暢游納米世界,聽科學家與AI虛擬人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觀看中國科學院科技成就展……讓公眾近距離接觸科技創新最前沿。

    ——在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游覽”二氧化碳“變身游”四條路線;在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登上新舟60遙感飛機、參觀“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讓人們切身感受什么是新質生產力。

    越來越多院士投身一線做科普

    “陳爺爺,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科學家,我一定會守護科學的星光,讓它得以綻放!”“等你長大了,歡迎來中國科學院這個科研殿堂,繼續求索這個世界更多的可能!”

    18日舉行的公眾科學日20周年主場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與少年的對話,彰顯了院士在我國科普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院士是我國科技工作者中的優秀代表,擁有杰出的科研能力和豐富的科研經歷。當前,越來越多院士投身到科普工作中,他們的積極參與能夠助力我國科普事業不斷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三級職員周德進說。

    本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期間,李家春、汪景琇等50余位院士圍繞多個學科領域、多個公眾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開展科普講座、在線問答、互動交流,講解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釋疑解惑,激勵年輕人投身科學事業。

    “科普可以提升公眾的科學知識水平,進而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發展。我們有責任在科普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在全社會推進開展高質量科普貢獻力量。”陳潤生院士說。

    持續開展高水平科普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推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科普工作的開展。”周德進說,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在做好科技創新的同時,積極依托自身科研體系,推進公眾科學日活動等一系列科普工作的開展。

    周德進介紹,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在探索中起步、創新、發展,科研人員由被動上陣轉為熱情參與,觀眾從走馬觀花到流連忘返。如今,除現場活動外,還有上億人次在線上參與。公眾科學日活動已成為公眾了解科技進展、與科學家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

    “不斷以高水平的科普助力公眾科學素養提升、優秀科學人才培養、良好科技文化傳承。”周德進說,未來,中國科學院將持續發揮自身科學資源和人才隊伍優勢,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開展更高水平的科普工作。(記者張泉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