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喜新”不“厭舊”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10

    當前,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展開的前瞻布局在各地如火如荼,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只談“新”不要“舊”的苗頭。各地在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同時,不能忽視、放棄傳統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喜新”不“厭舊”。

    包括鋼鐵、有色、石化化工、機械、紡織服裝等在內的傳統產業在我國制造業中占比超80%,是我國經濟的“壓艙石”。這些行業帶動效應強、產業關聯度大、國際市場占有率高,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底座,也是我國保持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地位的基本盤。

    “傳統”不等同于“低端”,傳統產業不代表落后生產力。“傳統”與“新興”也并非割裂關系,傳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新質生產力的“新”在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核心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而看似“舊”的傳統產業,正成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依托。

    實踐證明,新興產業發展高度依賴傳統產業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作支撐,同時傳統產業的龐大規模也為新興技術提供多維應用場景,進而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市場和動能。以有色金屬行業為例,一方面,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另一方面,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等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催生更多新模式新業態,推動有色金屬實現從初級材料到高端裝備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

    傳統產業不能固步自封,要正視其中存在的高質量產品供給不足、產能過剩等問題。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重塑傳統產業競爭新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上下功夫,優勢領域鍛長板,薄弱環節補短板,傳統產業必然也會“老樹發新芽”。記者 王悅陽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