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培訓需降虛火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02

    當前市面上的AI培訓課程魚龍混雜,消費者應仔細甄別。從監管角度,有必要督促相關平臺對用戶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同時進一步規范平臺內的授課行為,防止AI培訓成為“蹭熱度”“割韭菜”的新手段。

    隨著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的快速迭代,尤其是Sora視頻生成技術公布后,人工智能培訓的熱度也持續上升,一起被帶火的還有相關培訓課程。不少培訓課程打著“速成”“變現”的標簽,吸引了一些消費者咨詢或報名。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市面上的AI培訓課程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培訓還附加了隱性消費內容,消費者不注意仔細甄別,很容易上當受騙。

    網上搜索“Sora”“人工智能生成技術”等關鍵詞,搜索結果中有不少關于付費課程、速成培訓的信息,有的鏈接可以直達培訓機構的報名地址,某些試聽課還能實現“一鍵式”體驗,線上線下均可授課,培訓方式靈活多樣。類似的推廣、招生在多個社交平臺均有投放,一些并不規范的有償授課在微信群中就能達成交易。較早入局的培訓機構或課程甚至已實現百萬元盈利。面對迅速火熱的人工智能培訓市場,有業內人士感慨,Sora還未正式開放,賣課的卻首先實現了盈利。

    AI培訓熱度不減,引發不少爭議。除了購買課程的消費者吐槽“課程干貨不多”“功能介紹多于技能培訓”,某些培訓介紹還有夸大宣傳之嫌,個別付費課程還關聯了線上帶貨、副業變現的內容,而這些與AI培訓關系不大的“拓展課程”恰是培訓方大力推薦的附加收費項,費用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甚至成為學員繳費的大頭。

    技術尚處于迭代期,為AI技術培訓買單到底值不值?培訓火爆,說明市場存在真實的需求,但培訓亂象也暴露出這一領域標準缺失、規范空白的現狀。沒有清晰的標準,僅有火爆的概念,課程體系的隨機性、培訓費用的隨意性就有了空間。有技術人士直言,AI培訓質量參差不齊,但整體含金量并不高,“專業人士不會學,非專業人士學了也未必會”。

    當前,打著“獨家”“專業”“穩賺不賠”旗號售賣的AI培訓課程,大多是利用信息差進行的即時變現。從消費者角度,面對花樣百出的宣傳套路、夸大其詞的營銷說辭,需要提高警惕、謹慎投入,避免上當受騙。從監管角度,有必要督促相關平臺對用戶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同時進一步規范平臺內的授課行為,防止AI培訓成為“蹭熱度”“割韭菜”的新手段。(暴媛媛)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