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電子皮膚具彎曲和感知能力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1-31

            美國和印度科學家攜手,利用具有可調諧電子和熱生物傳感能力的納米工程水凝膠,借助3D打印技術,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子皮膚。新皮膚可像人類皮膚一樣彎曲、拉伸,并具有感知能力,有望應用于機器人、假肢、可穿戴設備、運動和健身、安全系統和人機交互等領域。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先進功能材料》雜志。

      人類皮膚是大腦與外界連接的“橋梁”,通過觸摸、溫度和壓力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反饋。而電子皮膚未來有望應用于多個領域,比如,持續監測用戶的運動、體溫、心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的可穿戴設備。

      最新研究負責人、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阿希列什·賈哈沃指出,為創建電子皮膚,必須開發出耐用材料。這些材料應兼具模仿人類皮膚的靈活性,包含生物電傳感能力,以及采用適合可穿戴或植入式設備的制造技術。為此,他們開發出了一種納米工程水凝膠。

      研究人員利用二硫化鉬納米中的“原子缺陷”,使其能實現高導電性。這些專門設計的二硫化鉬納米顆粒充當交聯劑,形成水凝膠,并賦予電子皮膚導電性和導熱性。

      研究人員在基于水凝膠的系統內引入了“三重交聯”策略。水凝膠更容易處理和操作,解決了3D打印技術開發電子皮膚遇到的一些問題,有助構建復雜的2D和3D電子結構。水凝膠也讓新電子皮膚能更好地順應并黏附在動態、潮濕的生物表面上,而這對醫療保健尤為重要。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