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質量管理數字化建設 促進制造業邁向卓越質量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12-22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未來五年我國制造業質量水平提升的主要目標,部署了增強企業質量意識、提升企業質量發展能力、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等一系列重要任務,為推動“中國制造”向高端邁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高質量支撐。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2021年發布《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后,對質量管理數字化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工作部署。

    一、加快推動質量管理數字化的重要意義

    質量管理數字化,是增強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全產業鏈質量管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有力支撐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兩次強調“質量管理數字化”關鍵詞,提出要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賦能行動,推動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全流程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要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建設,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質量管控模式,引導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規模持續位居世界首位,但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我國質量總體水平滯后于規模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發展基礎還不夠堅實。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生產制造過程的個性化定制、智慧化決策、柔性化生產等特點日益凸顯,對企業質量管理提出了用戶需求精準感知、信息系統精益優化、生產制造精確控制、質量要素精細管理等一系列更高要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促進質量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推動質量管理數字化賦能制造業提質增效,是順應當前和未來產業數字化浪潮的迫切需要。《意見》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保障及數據管理四個方面提供全鏈條指引,為制造業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增強質量管理能力提供了明確路徑。

    二、加快推動質量管理數字化的重點舉措

    (一)強化研發設計數字化,從源頭把控質量

    研發設計階段對企業控制最終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具有重要影響。數據表明,產品的設計開發成本僅占總成本的 10% ~ 15%,但決定了總成本的70% ~ 80%。企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質量源于設計,好的產品質量是設計出來的,產品設計質量決定了產品的固有質量。而設計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質量分析工具的有效應用。例如,設計階段的潛在失效模式分析,是從設計階段把握產品質量預防的一種手段,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產品設計缺陷帶來的質量問題。《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加強采用仿真設計、數字孿生等數字化設計工具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全面、準確地預測產品可靠性,確定最優設計方案,從源頭防止質量風險、解決質量問題。此外,傳統設計模式無法應對市場多樣的、快速的需求變化,數字化設計工具支持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可以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二)強化生產制造數字化,從過程把控質量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企業對影響產品質量的“人機料法環測”的控制,是保證產品最大程度呈現設計效果的關鍵。“人機料法環測”穩定性受到人員操作、工藝方法、作業流程、設備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缺乏對這些影響因素的數據監控和實時數據分析,將直接造成產品不良率上升。《意見》提出,支持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傳感器、機器視覺等技術應用,固化作業流程,開展運行設備遠程在線監測和質量數據在線診斷和分析,比對標準過程參數,實現質控預警,對設備實施預測性維護,減少人為偏差。

    (三)強化質量保障數字化,從全生命周期把控質量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將質量控制擴展到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產品保養服務等環節成為質量保障的重要部分。部分企業積極采用供應商管理系統、物料“一碼通”等數字化工具,減少供應商質量評價的時間成本,加快采購貨品入庫周期,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產品質量檢驗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我國工業AI質檢市場規模逐年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9.58億美元。通信及電子制造、汽車及零部件、消費品和原材料四個行業是目前工業AI質檢的主要應用行業,合計占據91.5%的市場空間。《意見》提出,引導企業建立供應鏈數字化系統,保證物料質量;推動試驗驗證、檢驗檢測數字化和智能化,深化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提升檢驗檢測準確率;在產品維修、保養等售后服務中大力推廣應用數字化系統,分析售后質量數據,實現數字化質量追溯、故障預測等,促進產品向高端化邁進。

    (四)加強質量數據管理分析,有效挖掘數據價值

    質量數據是質量管理數字化的最關鍵要素,質量管理數字化進程是以質量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過程為基礎。作為企業內部數據,質量數據應受到充分重視。《意見》提出,推動企業建立質量數據管理制度,搭建質量數據架構,明確質量數據標準,確定質量數據安全的技術和管理策略,提高數據質量,為質量數據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打好基礎。

    三、多方合力加快推動質量管理數字化

    為更好貫徹落實《意見》、以質量管理數字化助力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應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充分發揮企業、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用,加快質量管理數字化進程。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行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方向案例遴選和“深度行”活動,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專精特新”“質量標桿”等項目申報中引入質量管理數字化指標,引導制造業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改造。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推動工業質量大數據“上網”,打造實現新型工業化的質量基礎保障。采取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擴大對優質企業投資,引導金融機構滿足企業在質量管理數字化等質量創新方面的融資需求。

    二是發揮各類企業積極作用。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主動運用數字化質量工具和質量決策系統,提升產品質量,為制造業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數字化起到示范作用。推動鏈主企業帶動供應鏈企業協同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轉型。鼓勵國內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加快研發推廣質量分析、質量決策、質量管理系統等數字化質量工具。鼓勵質量管理數字化先進企業面向行業輸出質量管理數字化典型經驗。構建質量管理數字化產業生態,促進制造企業、數字化工具開發企業、系統集成服務商、數據安全工具廠商等產業各方協同發展。

    三是健全第三方專業機構公共服務。支持搭建政策解讀、產業培育、質量基礎設施服務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開展評估咨詢等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尋找質量管理數字化薄弱點,逐步提高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全產業鏈質量管理數字化能力。研發可評價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的模塊化、輕量化、數字化工具,指導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自評估。探索開展分行業、分區域的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比對分析。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