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11月7日電 “中國科協是中國科技社團的聯合組織,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技工作者群體。我們期待全球科技社團一道,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凝聚更多開放共識,匯聚更多創新資源,積極構建合作網絡,為全球科技社團發展帶來新的光明前程。”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的第六屆世界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上說。
11月7日,第六屆世界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在廈門舉辦,論壇圍繞“協同構建創新發展新生態”主題,設置1場主論壇、3場平行論壇、1場主題沙龍活動,聚焦科技社團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展示各科技社團在促進科技創新、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等方面的積極貢獻。
強化科技創新服務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科技社團不僅是科技人才和創新資源的集聚地,還肩負著促進學術交流、培養科技人才、推動社會各界合作以及推動產學融合等重要使命。科技社團與政府部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均有交集,在促進科技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中發揮著功能作用。
“當前,福建正緊緊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歷史機遇,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先進科技的支撐,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林瑞良表示,希望國內外科技社團和科技界的專家多為福建把脈問診、出謀劃策,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為福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全球科技社團發展藍皮書》發布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
會上還發布了《全球科技社團發展藍皮書》,藍皮書系統梳理總結了全球科技社團的發展歷程、學科布局、管理機制、發展態勢等,共分為綜合篇、國別篇、展望篇共三篇十六章,對全球一流科技社團進行了全景分析。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介紹,希望通過了解全球科技社團發展的總體格局、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達到互學互鑒的目的,對中國科技社團的未來發展有所啟發。穆榮平建議,對于建設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特色一流科技社團,一是要優化戰略定位,既要堅持服務科學共同體,也要服務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深化組織變革,把握數字轉型和新技術革命戰略機遇,建立系統性制度規范;三是強化學術引領,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強科學共同體學術交流與服務平臺建設,從而引領科學技術發展方向,服務世界科學發展;四是擴大社會影響,促進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
會上,國際數字地球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英國工程技術學會主席鮑勃.克萊恩,國際地質災害與減災協會主席汪發武,威立出版集團副總裁艾莉森?拉貝特,英國全球技術創新伙伴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賓?皮特?騰森,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主席賽義夫?拉曼等嘉賓圍繞科技社團促進可持續發展、構建國際科技創新生態、期刊賦能科技社團等議題作主旨報告。
據了解,第六屆世界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由中國科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科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承辦,廈門市科協、中國康復醫學會協辦。來自國內外知名科技社團及國際組織的負責人、省科協有關負責同志、科技社團研究專家等400余人參加論壇。